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北上广女子图鉴 > 一个女人的史诗

一个女人的史诗

。调研员用了个关系,把阿云送到机关幼儿园继续照顾自己的孩子,而阿云的身份,也从保育阿姨升级到了老师。

她还是不识字,所以只是手工课的老师。幼儿园里大龄剩女的她成了众人调戏的对象:“怎么还不结婚啊?眼光这么高啊?”

在没有剩女一词的年代,阿云当年面对

的舆论压力恐怕不低于如今的大龄单身女青年。对此,她都是一句话反弹回去:“工作太忙了,过几年再说吧。”

又是这样过了三年,她跟着幼儿园的小朋友学写字,跟着老师们学习,入了党,被评为三八红旗手,被评为优秀幼师,和其他优秀幼师被奖励到省外旅游。

同事们不会再打趣了,不过家长总是一茬一茬地换,总有不懂情况的笑着打趣她。有一天,她不再说忙了,她说:“人太丑,没人要呀,要不,你给我介绍?”

机关幼儿园的老师们倒是欢呼雀跃了,千年的铁树开了花。

家长同事们又都喜欢她,这条件说出去,介绍的对象就上了一个台阶。

这次来介绍的人,她不再简单地关门拒绝了。她总是借口工作忙,让人在幼儿园门口等她下班。她往往还没看到人家,人家就远远地被介绍人指着说,喏,这就是那个某某某。

她穿着工作服,微笑着抱着孩子,跟家长打招呼,跟孩子说再见。

这是她最美好的样子。

她不漂亮,这张脸穿什么都是一个效果,工作服和她工作的状态却可以成为她最美的化妆。

当她下班和相亲者见面的时候,对于相亲者而言,看到的她已经不是第一印象了,而是第二印象。她把她生活中最认真最专业最美好的场景,人为制造出了一个第一印象,以此获得更高的加分。

但是她还是没有看上别人,她跟人聊天,却总是不给人下文。别人问她为什么,她就说不合适。然后再去相亲下一个,这样断断续续地,一直在相亲。人们都说机关幼儿园有个女老师,眼光高得很,年纪大了还不肯嫁。说完,总有人添油加醋一番:“那她一定很好看吧?”

后来她遇到了一个返城后外派了几年的知青,上过大学,因为种种原因,一把年纪没有婚配,硬是撑到回城才开始筹划人生大事。

阿云说,不知道为了什么,不敢看那人的脸,只是低头看到了他的皮鞋,亮晶晶的,就觉得就是他了--这人后来成了阿云的丈夫。他很帅,学历高有文化,工作好收入高,除了年纪大一点,没什么不好的,阿云生怕这人瞒过了什么,托了人去打听他的底细,果然底细也很好,的确没有结过婚。

两个人就偷偷摸摸开始谈恋爱了。

知青是个超级大文青,喜欢吹口琴弹吉他,爱好跳探戈,会一口流利的俄语,酷爱摄影,有两台海鸥相机,这在当年可比什么单反M9闪耀多了,放现在,起码也是豆瓣红人级别。

有人问她觉得知青啥时候最帅,她说“换胶卷的时候”,头埋在一件黑外套里,屁股撅在外面,叽咕一会儿就换好了--想想这

品位也是独特。

知青现在还津津乐道的一件事,就是他花三块钱买了一张交响乐的门票请阿云欣赏,阿云觉得不好乱花人家钱,第二天还给他三毛--没文化的阿云,以为同一个剧院,交响乐的票价和电影一样呢。知青不收,阿云还不答应,收了又特别糟心,糟心了好几十年。

有人问阿云,知青是大学生,你那会儿写自己名字还歪歪扭扭的,合得来吗?

阿云说,就是因为知道自己和他最大的差距在文化上,所以很努力地补,当然是让知青帮他补,知青每天都来教她写字,给她念报纸,她认得的字差不多都是知青教的。

想想这个画面也是很美,中国的文人对教女人读书写字总有一种莫名的向往,大概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就像现在的男生帮妹子刷机修电脑一样。

再后来就是谈婚论嫁了,一个剩女和剩男结合的佳话。

就在红棉被都准备好的时候,阿云发现,知青的心似乎不太稳当了,来教她写字也来得不那么勤快了,甚至提起婚期,都是支支吾吾的,不肯明确答复。

另外一个女人出现了,叫她小白菜吧,因为她委实是一个苦命的女人。

阿云是某次偶然在知青的信里发现的,以她在小城高干家长群中的影响力,抽丝剥茧,终于打探出一点消息。知青在大一的时候就被下放农村,在同期下放的人里,有他心仪的女生--小白菜。她像小白菜一样柔弱,像小白菜一样纯洁,像小白菜一样人畜无害。

两个人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女神渐渐变成了女友,在下乡的日子里彼此温暖着。知识分子体力普遍差,知青和他的小女友工分都很低,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的,知青又心疼人,把自己不多的食物分给了女友。就这样,当冬天到来的时候,知青渐渐病了,终于发展到病倒在床上的地步,赤脚医生治不了。那时候已经出现其他知青外逃的情况,大队里的人也不让送出去。

那时候大队支书是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