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北上广女子图鉴 > 一个女人的史诗

一个女人的史诗

这是个有年代感的故事。

阿云今年65岁,身高一米四七,四肢粗短,容貌普通,头大脸圆。就算是30年前,在她不过35岁的时候,也是这副容貌,不过少了皱纹。她很穷,还没有文化,大字不识得一个,也不会打扮。不过她是那种真正聪明的女人。

你知道,对于真正聪明的女人,人们是不会说她聪明的。被人看出来的聪明从来不是聪明,最聪明的女人,周围舆论都说她人好,信任她,真心喜欢她,愿意帮助她--比如阿云。

35岁的阿云,在那个年代,在江南那个小城市里,绝对比今天40岁不结婚的女人更惹人非议。后来,她嫁给了一个36岁的公务员,当年的金领行业,一米七八的个子,英武帅气到照相馆的师傅给他拍照都不收钱,只求把他的照片框起来当展示用。

从18岁到28岁,阿云受到不少媒人的关注。

当时她还是农村户口,家里有一个哥哥,两个妹妹。她既穷,又长得不起眼,所以媒人并没有踏破门槛。仅有的几个来上门的,提供的也不过是跟她经济相配的庄稼汉。和现在不一样,那个年代的江南农村,经济相当差。

阿云拒绝了这些人。开头几年还好,后来一再拒绝,便渐渐传出自命不凡的名声,渐渐地,媒人都绝了。两个妹妹小孩都上小学了,她还是没有出嫁。阿云的母亲为此破口大骂,后来她又是离家出走,又是说“再逼我嫁人就寻死”,到处找农药瓶子,终于让母亲消停。幸而她有个哥哥十分心善,并不介意将来可能要承担给妹妹养老的义务。就这样一拖,阿云拖到了28岁。

阿云家里有个远房亲戚是城里一家火电厂的工人,在火电厂托儿所做阿姨,帮人带带小孩。在当年,这个铁饭碗让农村的阿云家十分羡慕。

在阿云28岁这一年,这个阿姨从火电厂退休。根据当时的规矩,她可以指定一个继承人去顶她的岗位。她有个上大学的儿子,根本看不上小城火电厂托儿所的岗位,这个指标便送给了阿云一家。

这样,阿云来到了托儿所洗衣扫地,成为一名工人身份的保育阿姨。

这时候她母亲才知道,阿云坚持十年不嫁人,是等着妹妹嫁人,等着这一个工人身份,等着这个城市户口。

火电厂的托儿所里,干部的孩子和普通员工的孩子都放在一起,不过阿云总能从接孩子的家长的着装气度上猜出这个人的身份。傍晚时分,做完了一天工作的阿云就和工友远远地坐在滑滑梯架子下,赌瓜子猜测谁是厂长,谁是伙夫,要是有争议,他们就去问托儿所老师。

每次都是阿云赢,她赢了很多瓜子,回头

又买些米花糖大家一起吃。

她说,看一个人,一看领子,二看鞋子,三看拎包的方式。

托儿所不大,没多久,她把上百个孩子的背景都摸清楚了。

有一个孩子她特别上心,饿了尿了照顾得特别好,孩子哭的时候,她还买薄荷糖偷偷哄他。阿云妈说那时候特别生气她这点,昂贵的薄荷糖,阿云自己都舍不得吃,也不买给家里人吃,却对这个小孩子那么慷慨。

后来就有一个穿着十分整洁的人去阿云的宿舍拜访。访客带了很多东西,罐头麦乳精南瓜子,都是当时市面上不好买的东西。那人说儿子要升大班了,谢谢阿云对他儿子的照顾。

谁都能看出来,那人来头不小。

阿云一脸惊讶,问:“你是他爸爸?”

访客点点头。

她手足无措地窘住了,尴尬地说:“我就觉得那孩子聪明又漂亮,一来就跟我亲,特别有缘。”

那人把东西放下,道了声打扰,就准备走,被阿云拦住了。阿云非让他把东西带走不可。那人当然不愿,这样几个来回后,阿云败下阵来,终于让客人空手走了。

大家后来才知道,那人是市里新来的调研员。老厂里没什么人认识他。

“为什么你不巴结厂长和书记的孩子呢?”阿云母亲问。

阿云说,厂长、书记在那里那是人人知道的,他们的孩子到哪儿都是被宠着,你对他再好,人家也只是以为你在巴结。既然要巴结,不如巴结个领情的。

阿云常说,拜菩萨要拜小庙的,大庙菩萨香火多,拜了也未必记得你;小庙冷清,一点点香火就领情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后来那些让阿云母亲虎视眈眈的高级食品,一点儿也没有进她的嘴,都被阿云带到幼儿园去,偷偷喂给那个孩子了。

阿云说,有出才有进,交朋友做人,求人办事,都是这个道理。她不识字,但她懂得很,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有趣的是,那并不是她唯一自费填补的孩子,她同时大概特别关注二十个这样的孩子,以至于自己明明蛮高的工资在当年都不够用。那些孩子中,大多数家长都对她赞不绝口,当然也有孩子回去不说的,算是无效的投资了。

一年后,那个调研员的孩子要升幼儿园,火电厂自己的幼儿园是给普通员工放孩子的,稍微有点头衔的领导,孩子都在机关幼儿园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