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 > 第五节 琳琅满目的饰品

第五节 琳琅满目的饰品

上打耳洞,将耳

孔撑大,再将其放入耳孔中。因为耳珰两端粗于中央,戴上后不容易滑落,在当时很受欢迎。著名乐府诗《孔雀东南飞》里面的诗句“耳著明月珰”,说的就是这种耳饰。

耳饰种类虽多,但到了现代主要分为耳环和耳坠两种。耳环是一种金属制作的环形耳饰,扣入耳孔。耳坠则由耳环演变而来,其一般在耳环下悬坠一枚或一组装饰,材质丰富多样。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妇女在戴耳坠时有很多讲究。如《礼记》中曾明确规定,妇女在走路上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不能随意走动,要端庄,其判断标准就是看耳坠有没有随意晃动。

军用扳指的蜕变

扳指在古代并不是一种装饰品,而是一种护手的工具,一般戴在钩弦的手指上,用来扣住弓弦,在军队中使用普遍。扳指除了可以用来扣住弓弦外,还能防止放箭时急速回抽的弓弦擦伤手指。

扳指在古代被称为韘,最初见于商代,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非常流行了。随后,扳指的形制发生了很多变化,最主要的是两种:坡形扳指和桶形扳指。坡形扳指出现较早,最早还有弦槽,其军用性质明显。坡形扳指一直使用到明代,而土耳其、韩国等国家直到现在还在使用。到了清代,主要流行桶形扳指,并逐渐被发展成为饰品。

扳指从军用工具变为饰品,还得从满族说起。满族是一个游猎民族,擅长骑射,因此,射箭受到特别重视,扳指也因此备受青睐,八旗子弟几乎人手一枚。清朝入关统治全国之后,八旗子弟成为养尊处优的贵族,而原先作为军事用品的扳指则逐渐变成一种时髦的装饰品,成为八旗子弟们争相攀比炫耀的重要物件之一。

为了炫富

,扳指的制作材料也由原来的鹿角,变化为犀角、象牙、水晶、玉、瓷、翡翠、碧玺等名贵品。普通旗人佩戴的扳指,其原料大多是白玉,而上层贵族的扳指,其材料则大多是翡翠。翡翠扳指逐渐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不是王侯将相,一般不能轻易佩戴。

辟邪去灾长命锁

长命锁也被称为寄名锁,是明清时期挂在儿童脖子上的一种装饰物。

明清时候的人们认为,儿童只要佩挂上这种饰物,就能辟灾去邪,“锁”住生命。因此,不少小孩出生不久后就戴上这种装饰品, 直到自己长大成人。如经典名著《红楼梦》中,薛宝钗就有这样一把长命锁。

长命锁虽然在明清时期流行,但其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汉代,不过那时叫作长命绳。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在汉代,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门楣上悬挂长命绳,避免不吉利的事情发生。到了魏晋南北朝时,这种饰品从门上转移到了妇女儿童的手臂上,渐成为妇女和儿童的一种臂饰。当时战争频发,这种装饰品主要的作用还是祈福。

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宋代,而且还传入了宫廷。其佩戴范围也逐渐变广,除了妇女和儿童外,成年男子也可以佩戴。每年端午节前夕,皇帝还亲自到长春殿将长命绳赐给文武百官,方便他们佩戴。宋代的长命绳不再单纯是一根绳子,其形制已经发生了变化,一般用五彩丝绳编结,有“珠儿结”“彩线结”等,上面还可能配上珍珠等装饰品。

到了明代,人们认为,锁可以锁住一切东西,因此也可以锁住无形的东西,包括生命。于是,长命绳就变成了长命锁,一般在小孩子满月或者周岁时佩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