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 > 第六节 流溢芬芳品茶道

第六节 流溢芬芳品茶道

我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品茶时要求很多,不仅要有好的环境,好的泉水,还要有好的茶具。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有会品茶的人。这样,茶的意境才会体现出来。

喝茶,关键的不在于茶和泉水的好坏,而是其中包含着的味道,苦中变淡,淡后回甜。

本节将就茶树的起源、茶叶的相关著作、茶叶贸易以及我国历史上的名茶等几个方面为读者做简单介绍。

探访茶树的发源地

中国是茶的故乡,关于茶树的发现和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比较流行的有五种:西南说,四川说,云南说,川东鄂西说,浙江说。

西南说。这种说法认为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发源地,因为范围较大,准确性较高,为很多人接受。

四川说。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记载:“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秦朝将四川纳入统治范围之后,人们才开始喝茶。)按照这种说法,在秦朝统一之后,四川人就开始喝茶了。

云南说。这种说法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发源地,西双版纳是动植物王国,境内也发现了原生的茶树种类,因此这种说法最具说服力。

川东鄂西说。这种说法认为,茶树起源于四川东部,湖北西部,出处源于陆羽《茶经》:“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意思是说,有两人合抱这么粗的古老茶树,但至于是否有人将茶叶采摘,作为饮品,则没有直接的证据。

江浙说。这种说法认为,茶文化起源于江浙地区,而目前江浙一带确实是我国茶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因此有不少人持这种看法。

关于茶树的起源虽然众说纷纭,但茶文化起源于中国,这是不争的事实。

茶圣陆羽与《茶经》

陆羽生活在盛唐时期,是我国著名的茶道大师,他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茶文化的专著。他本人因为对中国茶文化的巨大贡献,而被人们尊称为“茶圣”。

陆羽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即公元735年,陆羽3岁时,被遗弃在西湖边,幸亏遇到了竟陵龙盖寺的住持僧智积禅师。因为不知道他的名字,智积禅师就用《周易》占卜,给他取名。占卜得到“渐”卦,卦辞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就按照卦词给取名为陆羽,将“鸿渐”作为他的字。陆羽在暮鼓晨钟的佛教文化氛围中长大,从小就能背诵佛经,并学会了煮茶等事务。不过,陆羽却不喜欢寺院中的生活,在他12岁那年逃出寺庙,浪迹天涯。陆羽进入

一个戏班子学习,虽然其貌不扬,还有口吃的缺陷,但因为幽默机智,在丑角这个角色上得心应手。

公元746年,竟陵太守李齐物看到了陆羽出众的表演,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和抱负,并推荐他去向当时一个有学问的隐士邹夫子学习。6年之后,陆羽学成下山,和朋友一起畅游名山大川,品茶鉴水,谈诗论文。之后的几年中,陆羽走遍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史称“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758年,陆羽来到南京栖霞寺,在那里潜心钻研茶文化。不久后又去了浙江吴兴,隐居写作《茶经》。据说,他在创作期间经常身披纱巾短褐,穿着藤鞋,独行在旷野中,深入农户家中采问,路上或者吟诗,或者品评泉水,要到天黑才会哭着回住所,是个“怪人”。他的苦心钻研和总结,终于凝结成《茶经》这部伟大的著作。《茶经》对于唐代和唐以前有关茶叶的科学知识以及实践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自问世之后就好评如潮,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陆羽除在《茶经》中全面叙述茶区分布和对茶叶品质高下的评价外,还发现和推介了很多名茶。此外,他还能品鉴煮茶的泉水,区分高下。官员李季卿到淮扬做官,结识了陆羽,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将要喝茶的时候,李季卿说:“陆先生善于品茶,天下闻名,这附近的南零水也是一等一的泉水,能让陆先生喝上南零水煮的茶,这是千古盛事啊,怎么能错过?”说完就让卫兵去取南零水。不久之后,南零水到了,陆羽看了看之后说:“江倒是那条江,但不是南零水,而是附近的水。”卫兵说:“这是我们驾船辛辛苦苦取来的,哪里敢欺骗先生?”陆羽没有说话,让使者将水倒在水缸中。倒了一半的时候,陆羽说:“从这里开始的,都是南零水了。”卫兵非常吃惊,伏在地上认罪:“我们驾船取了南零水,却在半途中因为风浪失去大半。担心刺史大人怪罪,就从附近打水填充,陆先生真是神人啊!”可见其品鉴能力之高。

迢迢万里的茶叶贸易

饮茶之风在唐代兴起之后,大宗的茶叶贸易就出现了。为了将茶运送到需要的地方,人们常常要走几百里,甚至上千里的路程,其持续时间也非常长。以茶叶为主的贸易商道,最著名的莫过于我国西南地区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代,和生活在康藏地区的***有莫大的关系。因为生活在海拔三四千米以上的高寒地区,许多农作物无法生长,***将糌粑、奶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