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 > 第二节 比武术更诱人的武侠文学

第二节 比武术更诱人的武侠文学

小说共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正邪大交锋的第三次峨眉斗剑,一条是五百年前的神仙大劫。还珠楼主刻意将两条线索铺开,峨眉派的后起之秀除了准备应对第三次峨眉斗剑之外,还要应付下一次神仙大劫。读者的心中始终记着这一次酝酿了很久的大战和即将到来的神仙大劫,而还珠楼主也有意将这个故事写完。可惜的是,当作者写到500多万字的时候,新中国成立了,而当时的文艺政策不允许他继续从事这样的创作。按照作者的构想,这部书大约1000万字,读者现在看到的,不过是整个故事的一半。

《蜀山剑侠传》开启了一个传统文学上罕见的奇幻世界。在作者的笔下,海水会沸腾,山会行走,天外有天,大陆横空消失,可谓想象奇绝。还珠楼主是传统文人,在创作的时候喜欢用典雅的文字,因此阅读《蜀山剑侠传》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不过,作者在小说艺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水浒传》在写人的时候,往往由一个人引出另一个人,一个故事引出另一个故事,寥寥数语,读者一目了然,而故事也一气呵成,贯穿始终。还珠楼主再引入新人物的时候,往往不惜笔墨,从小时候写起,这就使故事失去了连贯性和趣味性。但是瑕不掩瑜,这部出色的武侠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上还是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金庸先生在创作一系列武侠小说的时候,也写了主人公的奇遇,如《天龙八部》中的虚竹,《神雕侠侣》中的杨过。他们的遭遇,《蜀山剑侠传》里的主人公都经历过。在2006年《****》和全球各地学者联合评选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中,《蜀山剑侠传》名列第55位,在古龙《楚留香传奇》和梁羽生《白发魔女传》之前。

“开风气者”梁羽生

梁羽生原名陈文统,我国著名武侠小说家,与金庸、古龙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因其在新派武侠小说创作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新派武侠小

说的开山祖师。

梁羽生出身于广西蒙山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熟读古文,8岁就能背诵《唐诗三百首》。梁羽生年少的时候,正值抗日战争。当时,一些两广学者到蒙山避难,其中包括著名的简又文。简又文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是研究太平天国史的著名专家。梁羽生借助这个机会拜简又文为师,跟随他学习中国历史。除了简又文之外,著名的敦煌学和书画名家饶宗颐也在他家居住过,梁羽生又跟随他学习历史和文学。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梁羽生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为其日后创作武侠小说打下了良好基础。抗战胜利后,梁羽生考入广东岭南大学国际经济专业,1949年定居香港,任职于《大公报》。

1954年,香港武术界太极派和白鹤派发生争执,相约在澳门新花园擂台比武,一决高下。这场比武经港澳报刊的大肆渲染而轰动香港。他的朋友,《新晚报》总编辑罗孚灵机一动,比武第二天后就在报纸上刊登将有精彩武侠小说的预告。第三天,《新晚报》果然推出了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龙虎斗京华》是梁羽生的第一部武侠著作,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之作。自此之后,梁羽生一发而不可收,共创作了35部武侠小说,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萍踪侠影录》《七剑下天山》《女帝奇英传》和《云海玉弓缘》等。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卷帙浩繁,内容丰富,但其主题都非常一致,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梁羽生用其出色的笔调表现了封建社会晚期难以调和的阶级矛盾和****。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具有厚重的历史感,35部小说从题材上来讲可以分为宋、明、清三个朝代。如,反映宋代中原人民抗金斗争的有《狂侠天骄魔女》《风雨雷电》等,反映明朝内部矛盾的有《萍踪侠影录》等,反映清代各民族团结反抗统治者的有《七剑下天山》《侠骨丹心》等。这35部武侠小说里面的人物和情节之间都有一定的承传关系,又各成系统。金庸很好地继承梁羽生的这种写作模式,其创作从宋代跨度到清代,也令人叹为观止。难怪梁羽生要说,“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

梁羽生的很多作品都被改编为电视剧,其中最出色的作品为《萍踪侠影录》。

明英宗年间,被瓦剌国丞相张宗周扣押20年的明朝使臣云靖被中原侠客救回,但到了雁门关时却被宦官王振假传圣旨杀死。从此之后,张家和云家结下了血海深仇。云靖的孙子云重、孙女云蕾长大后前去向张家索仇。云蕾在寻仇过程中与同门师兄、张宗周之子张丹枫结识,并暗生情愫。云重为了报效国家,进京参加武举考试,并在张丹枫的帮助下夺得状元。张丹枫的父亲虽然在瓦剌为官,但他的祖上乃是元末大名鼎鼎的张士诚。瓦剌俘虏明英宗后,张丹枫以民族大义为重,将张士诚留下的藏宝图和军事地形图献给了明王朝,并帮助于谦将瓦剌大军击退,赶到雁门关之外。张丹枫又和于谦商量,劝自己的父亲暗中帮助明朝,迎回了明英宗。谁料,他们的计谋被瓦剌左丞相也先看破。也先带兵包围了张宗周的府邸,并打算付之一炬。在这个时候,云重虽然知道张宗周和自己有血海深仇,但也被张丹枫的凛然正义打动了,冒险前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