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 > 第二节 比武术更诱人的武侠文学

第二节 比武术更诱人的武侠文学

上个世纪30年代,现代著名武侠小说家还珠楼主的一部《蜀山剑侠传》开启了现代武侠文学的先河。自此之后,现代武侠文学就蓬勃发展起来,诞生了一大批武侠小说家,金庸和古龙是其中最卓越的代表。

我国的武侠文学和武术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史记》中有《游侠刺客列传》,记载了不少侠客的故事。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里面,也有关于武人的记载。此后,唐宋传奇,一直到明清小说,都有关于武侠的记载,这些都可以算作武侠文学。

武侠小说的演变

我国武侠文学历史悠久,远古神话中女娲、后羿、精卫等人物就充满“侠”的色彩。《左传》《战国策》《国语》等先秦古籍则直接记载了现实生活中的侠。勇挫秦王的唐雎,慷慨赴国难的聂政、荆轲;斡旋各国矛盾,功成身退的鲁仲连等,无不给读者留下格外深刻的印象。到了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第一次对“侠”做了全面的总结,为豪侠立传。《游侠列传》《刺客列传》第一次塑造了血肉丰满的大侠形象。

魏晋时期,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志怪小说蔚为兴盛。一些志怪小说中的篇章武侠色彩浓厚,如《干将莫邪》《李寄》《周处》等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隋唐极富游侠精神,虬髯客和李靖、红拂的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游侠精神表现在小说艺术上,便是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唐传奇。唐代武侠传奇已经走向成熟,不仅数量多,内容和形式完整,艺术上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有作者自身的想象和创作。唐代武侠传奇继承司马迁《游侠列传》开创的传统,笔下的主人公扶危济困,好打抱不平;同时,受道教的影响,不少作品里的游侠都是功成身退的高人,似乎没有一丝世俗的烟火气。

安史之乱以后,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以及市民经济的发展,在文言小说之外,出现了白话小说。白话武侠小说逐渐占据武侠文学的主流,并在元末明初出现了举世闻名的作品《水浒传》。《水浒传》将武侠小说创作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作者除了塑造众多的大侠形象之外,还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异常丰富的江湖世界。《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宋江等人聚义的地方,由起初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作者对于“忠义”的提倡对我国后世的武侠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水浒传》之后,有很多续写的武侠小说,如《云中雁》《荡寇志》等。

明末到晚清这300多年是我国古代武侠小说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高峰。一部分作家将断案如神的清官和好打抱不平的游侠结合在一起,创造了大量的武侠公案小说。这些小说里面的官员,大多清正廉洁,而且聪明异常,因此游侠主要起辅助作用,不像以前一样任情率性、快意恩仇。《三侠五义》是这一类武侠小说中最出色的代表作,蒋平、艾虎和白玉堂三人都是比较经典的人物形象。另外一些作家则将武侠和爱情相结合,写成了英雄儿女小说,其中以《儿女英雄传》最为出色。

“奇幻仙侠”还珠楼主

我国武侠小说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珠楼主创作的“奇幻仙侠派”小说轰动了整个文坛。

还珠楼主是李寿民的笔名。李寿民是四川长寿县人,生于1902年,父亲曾在清朝政府任职。虽然家境富有,但李寿民没有进过正式学堂,只念过几年私塾。相传李寿民年幼的时候就博览群书,过目不忘,是远近闻名的神童。李寿民兴趣广泛,除了诸子百家之外,还喜欢阅读佛教和

道教的典籍,并钻研医学和占卜。这种格外广泛的兴趣爱好,为他日后想象奇绝的武侠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

李寿民童年时曾跟随做官的父亲游历各地,走遍大江南北。李寿民喜欢登山,三山五岳都有他的足迹。在中国的名山大川中,他最喜欢峨眉山和青城山。李寿民流连于这两座名山层峦叠嶂和千姿百态的壮丽景色,先后在山中生活了18个月之久。这段时间的经历成为他日后创作的源泉,《蜀山剑侠传》里面无数奇景的描写,似乎就是对这段生活的回望。

1932年,李寿民在《天风报》上以“还珠楼主”的笔名创作《蜀山剑侠传》。抗战爆发后,李寿民因拒绝担任伪职,竟锒铛入狱,遭受了两个月非人的折磨。出狱后,儿女众多而又没有固定收入的李寿民生活非常困难,只好继续写武侠小说。为了赚更多钱养家糊口,李寿民同时写好几部小说,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应付八家报刊。

李寿民一生创作了武侠小说近40部,但奠定他地位的,还是皇皇巨著《蜀山剑侠传》。

《蜀山剑侠传》将峨眉派作为主要的正义帮派,讲述峨眉弟子学艺和斩妖除魔的经历,其中尤以三英二云、七矮和四大弟子为主要写作对象。这些人都很年轻,外表英俊漂亮,都是峨眉派的得意弟子。他们在外出游历的过程中不断奇遇,获得很多奇珍异宝,本领也越来越高强。如三英中的李英琼,她经过无数的机缘巧合,先后得到几位高人指点,还吃下了可以增长功力和寿命的奇花异果,成为峨眉派后起之秀中最为杰出的人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