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 > 第四节 集天地之精华的中药文化

第四节 集天地之精华的中药文化

(黄金炼成)和还丹(丹砂经烧炼可循环变化)的简称。丹砂颜色鲜艳,深得当时的方士喜爱。冶金术进步后,人们发现,丹砂火炼之后会变成银白色的液态水银,水银和硫黄一起炼制,又可以重新得到红色的丹砂。这回环往复的变化令人叹为观止,因此丹药又被称为“九转回还丹”。其

实,食用这种丹药对身体非常有害,好多人因此中毒死亡。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还喜欢服用一种叫作寒食散的药。这种药由三国时期一个叫作何晏的人开始食用。何晏服用寒食散后,觉得自己身体功能逐渐转强,并对外吹嘘说有不少人服用寒食散后,多年的疾病都治好了。寒食散又被称为五石散,因为组成药物主要为五种石头而得名。在服用五石散时必须冷服,还要用冷水洗浴,休息的环境也要冷,否则就会引起疾病,所以也叫作寒食散。其实,寒食散对人的身体百害而无一利,据与何晏同一个时代的著名医家皇甫谧说,很多人服用之后,出现了舌缩入喉、痈疮陷背、脊肉烂溃等疾病。

那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愿意服用呢?寒食散类似于以后的**,人服用之后,会感到燥热亢奋。而何晏起初服用,也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

除了仙丹、甘露、寒食散等药品之外,古代还有“以人补人”,可以长生的说法。这种说法认为,人的某些特定部位是很好的药材。这种“以人补人”的用药风潮,在明代最为兴盛。当时使用最多的是红铅、蟠桃酒、秋石、紫河车。这四个药物的名字听上去特别文雅,但红铅是用女子月经加工制成,蟠桃酒则主要指人乳,秋石的制作原料是人的尿液,紫河车是胎盘的隐名。除了这些,明代的一些方士还向皇帝进献“房中术”,甚至将**的服用方法写在奏折中,并因此而得到提拔。

为了给皇帝提供这四种药物,方士们采用的手段真是令人发指。为了炼制红铅,嘉靖皇帝还两次挑选14岁的女子460多人到宫中。这些女子进宫之后就被囚禁,方士为了尽快得到月经,甚至采用了一些催化的药物,对人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损坏。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

纲目》中明确反对这些方术,但并不能扭转时代风潮。

中药的七情配伍

中医学认为,有的中药适合单用,有的适合一起用,因此在服用中药的时候,有相关的禁忌,这就是中药的“七情配伍”。下面将进行简单介绍。

单行:单味药就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不需要其他药物的辅助。如,独参汤。身体虚弱的人,只要用人参治疗就行。

相须:为了增强疗效,需要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如石膏配知母可以增强清热泻火的功效。

相使:某些药物性能和功效方面具有某种共性,为了增强疗效,需要在一起配合使用,不过要以其中的一种为主,另一种作为辅助。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效果等。

相畏:每种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或者副作用,有的药物毒性和副作用比较少,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就能抵抗,但有的毒性比较大,需要另一种药物来减轻或者消除,这便是中医上的“以毒攻毒”。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故说生半夏畏生姜。

相杀:和相畏相类似。

相恶:有的时候,两种药物放在一起服用,其中一种会与另一种发生作用,从而导致治疗程度降低,有时甚至会完全失去药效。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映或副作用,如“十八反”中提到的药物。

中药十八反最早见于张子和的《儒门事亲》,里面列举了三组相反药,分别是: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南、北)、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