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 > 第三节 异彩纷呈的戏曲艺术

第三节 异彩纷呈的戏曲艺术

人,著名的文学家和杂剧家。白朴出生在一个官僚士大夫家庭,父亲是金朝最重要的权臣之一。出生在这样显赫的家庭中,白朴本该一生衣食无忧,没想到却赶上改朝换代这样的大事。在金和元的战争中,白朴和家里面彻底失去联系,流落到北京,幸亏得到大文学家元好问的救助才免于被乱兵杀死。白朴到北京之后不久就染上了瘟疫,生命垂危,又是元好问将他日夜搂在怀中,竟然在染病第六天出汗痊愈。此后,元好问便对白朴悉心培养,教给他文章之道和做人的

道理。

后来,白朴的父亲归降元朝,做了高官。元好问将白朴交到他父亲手中,并勉励他要刻苦用功,成就一番事业。但元统治者的残暴已经在白朴的心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因此他对新政权始终有着抵触情绪。因为他个人出色的才华,曾有好多人举荐他为官,但白朴都拒绝了,寄情于山野之间。白朴游历过好多原先繁花似锦,却因为战争变得一片荒凉的地方。前后鲜明的对比,更加深了他对元代统治者的憎恨。他将自己的这种憎恨之情全部转化为文学创作,写成了15种剧本,其中最著名的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和《鸳鸯间墙头马上》。在前一部作品中,白朴写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写得悲哀**;后一部则是喜剧,情节起伏跌宕,笔调热情奔放。他的这两部作品,被认为是爱情剧中的成功之作,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对后代戏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马致远稍晚于关汉卿和白朴,也是元代取得成就较高的剧作家之一。他曾经在浙江和大都做官,晚年归隐。他的作品大多反映归隐山林之后的生活。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被称为元曲的最佳杰作。

《汉宫秋》演绎了汉代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关于昭君出塞,历史上的记载很少。马致远在传说和历史记载的基础上加以演绎,将匈奴描写成一个强大的王国,而昭君出塞则是因为没有向宫廷画师毛延寿行贿。汉元帝发现王昭君的美貌之后,让人把毛延寿抓起来问罪,而毛在这个时候远逃匈奴,并引匈奴军队来进攻汉朝。汉元帝软弱无能,却又深爱着王昭君,最后,昭君只好逃到汉匈交界的黑龙江投江自杀。马致远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将“昭君出塞”的故事演绎成一出特别哀婉感人的宫廷爱情悲剧,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郑光祖是山西襄汾县人,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很少。郑光祖曾经在江南做官,因为为人刚正不阿,受到当地官员的排挤,朋友很少。因为自身的孤寂,加上江南文化的感染,郑光祖开始了杂剧创作,写作了《迷青琐倩女离魂》《虎牢关三战吕布》等优秀剧作。其中,《迷青琐倩女离魂》是他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唐传奇《离魂记》为素材,描写了王文举与倩女指腹为婚,却因为父母早亡,招致倩女父母反对,倩女自杀,魂魄追随王文举进京赶考。王文举高中状元,回到家乡,倩女又活过来和他成亲的感人故事。

我国戏曲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到元代趋于鼎盛,真正步入了黄金时代。元代有名的剧作家有80多位,其中,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代表了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创作成就,因此被后人尊称为“元曲四大家”。

“第六才子书”——《西厢记》

王实甫的《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元代最著名的杂剧之一,共5本21折5楔子,曲词华美,富于诗的意境,被称为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后世的许多文学研究者认为,王实甫在戏曲方面的成就远在郑光祖之上,他比郑光祖更有资格入选元曲四大家。

《西厢记》成书后,对青年男女的影响很大,当时刚搬上舞台就惊倒四座,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就因为这一作品互通款曲,贾宝玉甚至说这是一部比“四书五经”还要好得多的著作。

《西厢记》取材于唐传奇《莺莺传》,其大体故事情节如下:前朝崔相国去世,他的妻子崔夫人带着女儿崔莺莺扶灵柩回乡,却被阻隔在普救寺;崔莺莺诗词歌赋、针织女红无所不通,在普救寺和张生一见钟情,奈何自己已经被许配给母亲的远房侄子郑恒。为了能够见到崔莺莺,张生就在普救寺中的西厢房住下。一天晚上,大家都睡下了,张生溜到崔莺莺的窗前,吟了一首诗:“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崔莺莺心生感动,也脱口而出:“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俩人的爱慕之情,更加深厚。

不久后,叛将孙飞虎听闻崔莺莺的美貌,就带兵将普救寺围住,要娶崔莺莺做压寨夫人。正当危急关头,崔夫人说:“谁能杀退孙飞虎,我就将小姐许配给他。”正好张生的八拜之交杜确是武状元,正带兵镇守蒲关。张生一边用缓兵之计稳住孙飞虎,一边给朋友写信。三天之后,杜确带兵解了普救寺之围。谁知崔夫人却在这个时候食言,给了张生很多金银珠宝,却以崔莺莺已经许配给郑恒为由,拒绝了他们的婚事。崔莺莺的丫鬟红娘很同情他们的遭遇,就暗中安排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