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 > 第三节 异彩纷呈的戏曲艺术

第三节 异彩纷呈的戏曲艺术

“蓝脸的多尔礅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一首《说唱脸谱》用古典和现代结合的艺术手法,将我国的戏曲文化,尤其是京剧,明白如画地表现出来。

我国戏曲历史源远流长,可一直追溯到夏商周时期的原始歌舞,主要包括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我国戏曲经过汉唐宋金的发展,到元代趋于成熟,目前约有360多个种类。

中国古典戏曲在世界戏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现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我国戏曲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戏曲在元代正式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直接面向观众,拓宽了传统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关汉卿、白朴、马致远、汤显祖、孔尚任等都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戏曲家,而《窦娥冤》《赵氏孤儿》等早在清代就传到欧洲,深受欢迎。

梨园鼻祖和戏曲的诞生

从事戏曲行业的人自称“梨园弟子”,而梨园也一度成为戏曲行业的代名词。梨园和戏曲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梨园在唐代是供皇帝游玩娱乐的场所,在里面举行包括拔河、打球等活动。到了唐玄宗时期,这里又成了演出歌舞和戏曲的场地。据史籍记载,唐玄宗多才多艺,精通音律,他为杨贵妃精心制作的《霓裳羽衣曲》代表了唐代歌舞的最高水平。唐玄宗除了指导艺人们表演之外,自己也常常登台演出。他最擅长的角色是丑角。因为他贵为天子,登台演丑角不大雅观,就在鼻子附近戴了一块玉遮掩自己的面部。后来,这块玉逐渐演变成戏曲中丑角的鼻子。据说,他还亲自教学生唱戏,对我国戏曲文化的形成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为梨园的演出水平较高,一些曾经的艺人日后流落到民间,往往会借助梨园的名头获取生存的资本。时间一久,梨园的影响就走出宫廷之外,人们就将戏班子称作梨园。戏曲艺人为了纪念唐玄宗兴梨园的功劳,就将他尊称为“梨园鼻祖”。

到了宋代,市民经济发达,人们对于文化生活的要求提高。除了在街头听说书艺人说书之外,人们还喜欢观看梨园弟子进行戏曲表演。人们的需求,直接促成了戏曲行业的进步。经过两宋300多年的发展,戏曲终于在元代走向成熟,并涌现出一大批戏曲方面的大家。

元曲四大家

到了元代,戏曲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剧作家,其中最著名的是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和郑光祖。

关汉卿生活在宋末元初,是元代最有才华的剧作家。据《录鬼簿》记载,关汉卿出生于北京,“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关汉卿虽然名气很大,但待人亲和,和戏班子成员的关系都比较密切,他曾经写过一篇叫作《南吕一枝花》的散曲送给女演员珠帘秀。他和戏班子成员一起,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引起统治者的不满。现代著名剧作家,《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田汉,曾根据关汉卿的生平事迹,创作了话剧《关汉卿》。

据相关文献记载,关汉卿作品丰富,一生创作了杂剧67部,现存18部。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关汉卿年轻时就已经是一个出色的剧作家,他编写和指导排演的《伊尹扶汤》在宫廷表演时受到皇帝和官员们的交口称赞,因此而声名大震。

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窦娥冤》原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取材于“东海孝妇”的故事。窦娥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他父亲为了进京赶考,就将她送到蔡家当童养媳。两年后,窦娥的丈夫去世,只好与婆婆相依为命。婆婆因为向卢医讨要欠款,差点被勒死,幸亏被张驴儿父子所救。没想到张驴儿父子不安好心,想双双入赘。窦娥自然不从,张驴儿恼羞成怒,就买来毒药,想要毒死窦娥,没想到却毒死了父亲。他倒打一耙,状告窦娥毒死了自己的父亲。县官不分青红皂白,判处窦娥死刑。窦娥在临死前为了证明自己的冤屈,赌咒发誓说,自己被杀,血将会溅到白练上,在酷暑六月里,将会天降大雪,而楚地将会大旱三年。窦娥的这些预言,后来都一一应验了。三年之后,窦娥的父亲考取功名,做了地方官,终于为她洗刷了冤屈。在《窦娥冤》里面,关汉卿表达了自己对于统治阶级的憎恨和下层人民的同情:“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窦娥冤》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关汉卿借《列女传》中“东海孝妇”的故事,紧紧抓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局面。在艺术上,关汉卿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充分融合,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超现实的情节,显示出正义的强大力量,以及作者强烈的爱憎精神。

白朴是山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