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 > 第七节 独具一格的绘画名家

第七节 独具一格的绘画名家

从文献记载的第一位传奇画家曹不兴开始,顾恺之、阎立本、吴道子、王维、张择端、黄公望、徐渭、郑板桥等名画家,先后在我国美术史上各自画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他们有的书画兼通,有的具有画龙点睛的非凡本领,有的作品众多,有的只有一幅画作却足以在画坛星空闪耀着永恒的光芒……

才绝、画绝、痴绝的顾恺之

绘画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已经非常成熟,在当时众多的画家中,最著名,而且还有画作流传的当属顾恺之。

顾恺之是江苏无锡人,曾担任过一些闲散的官职,与当时的上流人士有比较密切的交往。他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同时代的人们说他有三绝:画绝、才绝、痴绝。

顾恺之文采过人,妙笔生花。一次,他从浙江会稽山游玩回来,朋友就问,那里的景色怎么样啊?顾恺之想都没想,张口就说:“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朦胧,若云兴霞蔚。”由此可见他的才思敏捷。因此,顾恺之被称为才绝。

这样出口成章的人,为什么又被人说成痴,并且还加一个绝呢?这得从顾恺之生活的时代说起。他生活在大分裂大动荡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变幻莫测,一句话不对头,就可能招来杀身之祸。聪明的顾恺之常常装傻,以免引来杀身之祸。一次,他将一橱柜珍贵的画寄存在大将桓玄那里。一段时间之后去取,他发现橱柜还在,里面的画却都不见了。顾恺之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妙画通神,变化飞去,犹人之登仙也。”这个画真是神通广大,飞来飞去的,好像人得道成仙一样啊。他自然知道画被盗走了,不过是装糊涂罢了。

顾恺之最大的成就还是在绘画上,说他画绝,实在是名副其实。他20岁那年,南京瓦官寺初建,负责人请社会各界崇佛人士捐钱。当时信佛的人虽然很多,但捐钱没有超过十万文的。顾恺之却对负责人说,自己要捐一百万。大家都知道顾恺之很穷,以为他是吹牛,没在意。顾恺之请和尚为他准备一面白墙,说是要画维摩诘像。闭门谢客一个多月之后,终于画完了,只是还没有画眼珠。顾恺之对和尚说,请你开寺三天,第一天来看我画眼睛的要捐钱10万,第二天来的要5万,第三天来的不管多少都行。

顾恺之虽然年轻,但当时已经画了很多画,名气不小。不过,顾恺之的画却有一个特点,就是不

画眼睛。这次听说顾恺之要画眼睛,南京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来观看。第一天来看的人很多,收到的钱已经超过了100万。顾恺之画的维摩诘像有“清羸示病之容,隐几忘言之状”(大意是将佛的慈悲画出来了),成为后人画维摩诘的典范。顾恺之在绘画方面的成就极高,和他同时代的著名政治家谢安称赞说,顾恺之的绘画艺术是“苍生以来未之有也”。

顾恺之流传至今的作品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不过,都是唐宋时期的摹本,真迹已经失传了。

王维的诗情与画意

宋代文学家秦观得了肠胃病,医治了很久还不见好。一个朋友拿了一幅名叫《辋川图》的画挂在他的床头,说看了之后,病就会好起来。当时秦观卧病在床郁郁寡欢,但每天看到这幅画中的美景,心情就会好起来。没过多久,他的肠胃病果然好了。

这幅画的作者,就是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王维。

王维是山西人,信奉佛教,自号摩诘,因此也被称为王摩诘。因为他的很多诗都有鲜明的佛教色彩,他被称为“诗佛”。王维多才多艺,精通音律,在诗文和绘画方面的造诣都很深。王维曾经说自己“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意思是“这辈子做了诗人真是个错误,我的前生应该是个画家”。王维生活在盛唐时代,晚年遭遇安史之乱,被叛军俘虏,并出任安禄山的官员。后来,安史之乱被平定,王维也因此被抓。因为他在出任伪职期间写过思念唐王朝的诗,后来因为朋友们的搭救,他很快就官复原职。不过,他从此之后就无意仕途,归隐辋川,在那里弹琴作诗,或者画画,或者吃斋念佛。在这样的环境中,王维的诗作体现出恬淡和清幽的境界,而画作则富有诗意。王维没有真迹流传下来,但古籍记载他的画就好像是一首诗一样,意境幽远。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看了王维的诗和画之后,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由此传播开来。

王维很擅长画石头。据说他曾给唐玄宗的弟弟歧王李范画过一幅怪石,真实而有趣。一天,雷雨大作,一个炸雷将画中的石头卷走了,只剩下一张白纸。将近一个世纪过后,朝鲜国送来一块石头,说是朝鲜神嵩山上飞来的奇石,上面还刻着王维的印。人们才知

道,王维画的石头飞到朝鲜去了。这当然是小说家言,但足以说明王维在绘画方面的成就。

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是“元四家”(其余三人为赵孟頫、吴镇、王蒙)之一。他原本姓陆,名坚,因为父母早逝,就过继给一个姓黄的老人当义子。当时,黄老者已经九十多岁了,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