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 > 第二章

第二章

古典文学——雅俗共赏的艺术宝库

我国文学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形式多样,风格独特,优秀的文学家和作品众多,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是诗的国度,从先秦时期到现在,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诗作,古代的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现代的冯至、海子等都是具有世界声誉的诗人。

在诗歌产生之前,还有内容丰富的神话。因为地域的不同,各地的神话又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其中,楚地(大体相当于现在的湖北和湖南)的神话最为出色,也最为浪漫。如在楚国神话中,其王族的始祖不是胼手胝足的农神,而是飞扬缥缈的火神。神话之后,传奇开始出现,经过漫长的发展,小说艺术日趋发展成熟,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品。

此外,我国戏曲艺术方面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如元代杂剧《赵氏孤儿》于17世纪翻译到英国演出后曾引起巨大轰动,而昆曲、京剧等艺术,至今仍盛行不衰。

本章拟从诗歌、小说和戏曲三个方面对古典文学艺术进行介绍。

——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诗歌艺术

中国是诗的国度。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诗经》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诗经》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将诗人的笔端指向社会的各个层面,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为我国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我国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是《诗经》之后的又一伟大作品,它开创了浪漫主义的传统,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艺术形式,并将《诗经》中固定的句式发展成为字数不等,更加自由的“骚体”,对我国赋体、七言诗和散文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承接《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曹操、杜甫、白居易、陆游、张养浩等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们在抒发自己内心感情的同时,还用笔将民不聊生的社会景象记录了下来,如曹操的《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就描写了战争带来的惨状。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也是我国文学具有连续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诗经》和我国诗歌的起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当我们读到这些简练而又生动的诗句时,总是被古人的才情所折服,同时心中充满疑问——这么优美的句子,是怎么写出来的呢?

“诗言志”。诗歌是一种直抒胸臆,表达感情的作品。也就是说,感情丰富是一个人创作诗歌的前提。先人将自己对生活的饱满热情都抒发出来,这就是最早的“诗情”,只是当时人们随口而出的诗作没有文字记录,失传了而已。

据《礼记》等古籍记载,早在周代,宫廷里面就已经出现了歌舞。这些最初的艺人在表演歌舞时,还会伴唱。那些唱词,就是最早有记录的诗歌。周天子听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翻来覆去都是那些舞蹈和歌词,很不高兴。这时,有经常到各地走访的大臣给周天子说,各个诸侯国民间都有很多歌谣流传,比王宫里的还好听。周天子一听,觉得很好,就让人到全国各地收集这些在民间传唱的歌谣,汇编成册,这就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共收入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作品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经孔子删订而成。

《诗经》对我国后来诗歌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是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诗经》使用了赋、比、兴的创作方法。所谓赋,就是铺陈直叙,将人的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类比,和现代的比喻相类似,但又有不同之处;兴是先说其他事物,再引入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的创作手法。

《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巨著,也是一部优美的抒情叙事诗。在《诗经》中,即便是叙事,也有很多的抒情成分,感染力比较强。如诗歌《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意思是,当我走的时候,杨柳青青;再次回来,已经雨雪霏霏;道路是那样漫长啊,承载着我的愿望,归期迟迟未定,我心中的悲哀,又有谁能理解呢?寥寥数语,诗人将抒情融化到景物的描绘中,将征夫久在外面征战,即将回家的又悲又喜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经》里面最重要的部分是“国风”。“国风”就是各个诸侯国的民间歌谣,描写的范围比较大,有对爱情的歌颂,也有对平民百姓耕作辛苦的同情,还有对统治者麻木不仁,残暴恣睢的批评。“国风”的语言准确

、优美,形象感很强。在创作的过程中,作者根据汉语音韵配合的特点,运用了双声(如“参差”“踟蹰”)、叠韵(如“崔嵬”“窈窕”)、叠字(如“夭夭”“忡忡”)等手法来描摹细致曲折的感情和自然景象的特征,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浪漫主义的开篇——《离骚》

东晋名士王恭曾说,要做名士,只需三样:常无事,痛饮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