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小窗自纪(精装典藏本) > 第一五七则

第一五七则

赵州和尚①提刀,达摩祖师②面壁。总之一样法门③,工夫各自下手。

【注释】

①赵州和尚:即赵州禅师(778—**7),法号从谂,是禅宗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大师。他幼年出家,后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为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唐大中十一年(857),八十高龄的从谂禅师行脚至赵州,受信众敦请驻锡观音院,弘法传禅达40年,僧俗共仰,为丛林模范,人称“赵州古佛”。其证悟渊深、年高

德劭,享誉南北禅林,并称“南有雪峰,北有赵州”,“赵州眼光烁破天下”。赵州禅师住世120年,圆寂后,寺内建塔供奉衣钵和舍利,谥号“真际禅师”。

②达摩:(?-536,一说528),天竺僧人,禅宗鼻祖。是把禅学带入中土的第一人。他为弘扬佛法东渡震旦历尽艰辛,正逢南北朝动乱时代,后在少林寺后山面壁九年得悟大道,并且在少林寺传授武学,以武参禅,达摩祖师曾一苇渡江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

传。其经历充满传奇性和戏剧性。

③法门:佛教语。指修行者入道的门径。亦泛指佛门。《法华经序品》:“以种种法门,宣示于佛道。”

【译文】

赵州和尚提刀横行,达摩祖师面壁九年,总归是一样的佛门法理,只是修持的方法各自不同。

【评点】

赵州和尚,晚唐高僧,驻锡赵州观音院(今赵县柏林寺)四十年,弘扬佛法。《古尊宿语录》《五灯会元》等佛教典籍又录赵州和尚一公案:

师问二新道:“上座曾

到此间否?”云:“不曾到。”师云:“吃茶去!”又问那一人:“曾到此间否?”云:“曾到。”师云:“吃茶去!”院主问:“和尚,不曾到,教伊吃茶去,即且置;曾到,为什么教伊吃茶去?”师云:“院主。”院主应诺。师云:“吃茶去!”

这个公案流传久远,人们同样解说纷纭。不过以寻常吃茶入手,去了解佛法大意,即从日常柴米油盐入手,踏实修行是一个道理。佛义禅理不在别处,只在日常行住坐卧。

提达摩,禅宗第二十八祖,中国禅宗的初祖,于南朝梁武帝时期航海到广州,面见梁武帝,二人言谈不契,达摩一苇渡江,北上洛阳,后住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是为禅宗二祖。此后禅宗代代传承,赵州和尚即为著名一禅僧。

禅宗讲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虽然参禅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最终都是以脱离俗情,得见本心为宗旨。哪怕一介俗人,若是一朝勘破迷情,明了人的本性和来此世界的初心,也便是佛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