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小窗自纪(精装典藏本) > 第一二零则

第一二零则

论名节①,则缓急②之事小;较死生,则名节之论微③。但知为饿夫以采南山之薇④,不必为枯鱼以需西江之水⑤。

【注释】

①名节:名誉与节操。

②缓急:指危急之事或发生变故之时。《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孝文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此处借指境遇穷困或者通达。

③微:微末,不重要。

④“但知”

句:指的是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伯夷、叔齐是殷周之际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因互相谦让王位而双双逃离了自己的国家。他们反对周武王伐纣,认为以臣伐君是不孝不仁。周武王灭了殷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跑到首阳山隐居,采薇而食,直至饿死。

⑤“不必”句:战国时期,宋国庄周家贫,一次向他的朋友监河侯借粮食时,朋友推说等收了租

再借给他,他讲了这个故事:“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说完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译文】

若论起名节,那么境界穷困或是通达就是小事;若比起生死,那么名节的论调就显得微不足道。我只知道捍卫名节的伯夷、叔齐饿着肚子采南山的野菜为食,车辙中的鲋鱼只需要给予斗升之水便能活命,没有必要远赴吴越为它引西江之水。

【评点】

一个人是否具有名节意识,以今人眼光来看,或许不过是一种陈腐的道德论调。就像伯

夷、叔齐的不食周粟,但是他们也是不甘于饿死,而采南山之薇以食。所以,在直面生死的时候,名节其实显得并不那么重要,毕竟生命是第一位的。以往我们对待战俘的态度是鄙夷不屑的,觉得是军人的贪生怕死;可是在国际上,战俘却应受到尊重,因为生命第一,谁也无权剥夺。这个定律可以扩大到所有领域,无论谁要夺去别人的生命,都是值得谴责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