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晏子春秋 > 鲁昭公问鲁一国迷何也晏子对以化为一心第十三

鲁昭公问鲁一国迷何也晏子对以化为一心第十三

晏子聘于鲁,鲁昭公问焉,曰:“吾闻之,莫三人而迷①。今吾以一国虑之,鲁不免于乱,何也?”

晏子对曰:“君之所尊,举而富贵,入所以与图身,出所以与图国。及左右逼尔,皆同于君之心者也。矫鲁国化而为一心,曾无与二,其何暇有三?夫逼迩于君之侧者,距②本朝之势,国之所以殆也;左右谗谀,相与塞善,行之所以衰也;士者持禄,游者养交③,

身之所以危也。《诗》曰:‘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济济辟王,左右趋之④。’此言古者圣王明君之使以善也。故外知事之情,而内得心之诚,是以不迷也。”

注:

①莫三人而迷:做事情和三个以上的人一起谋划就不会产生迷惑。

②距:通“拒”,抗拒。

③养交:培养交情。

④芃(péng)芃棫(yù)朴(pú),薪之槱(yǒu)之,济济辟王,

左右趋之:引自《诗经·大雅·棫朴》。芃芃,草木丰盛的样子。棫,柞树。朴,枹树。槱,积木柴以备燃烧。济济,庄严美好的样子。

译:

晏子出使鲁国,鲁昭公问他说:“寡人听说,遇到事情,如果不同三个以上的人商量便会产生迷惑。现在我与鲁国一国的人商量,仍不免于迷惑,这是什么原因呢?”

晏子回答说:“国君您对所尊重的人予以提拔,让他

们享受高官厚禄,在宫内和他们一起考虑自己的事,在朝堂和他们一起考虑国家的事。以致您身边亲近的大臣同您的想法都一致,使鲁国上下都统一成您的想法,从来没有出现过第二种想法,又怎会有更多的想法呢?那些亲近于君主身边的宠臣,和朝堂上的大臣相抗衡,这就是国家出现危机的原因;您身边的宠臣阿谀奉承,相互勾结,堵塞贤路,这就是德行败坏的

原因。士人们只知保有俸禄而不想有所作为,游说之人只想和诸侯攀上交情而不为国家着想,这就是君主危难的原因。《诗经》上说:‘茂盛的树木聚生在一起,砍下来作为柴火堆积在那里。好比端庄的君主,众人都归附他。’这是说古代的圣主明君能教人品德日渐高尚,多做善事。他们既能了解身外事物的真相,又能知道臣子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不会产生迷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