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大明手术师——袁崇焕 > 二、斩毛文龙

二、斩毛文龙

袁崇焕复任,对皇太极而言简直就是个噩梦。这个人很狂,也十分的自以为是,可偏偏宁远、宁锦两战,他都守住了,无论是努尔哈赤还是他皇太极,都止步在宁远,无法破竹长驱,直抵关门,更别说是去动摇大明朝的国本了。

有人向皇太极提议,说如今的明廷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经济萧条,民怨四起,但是举全国之兵对付我大金国,却还是绰绰有余的。加上现在国内亦是受灾,宜和不宜战,停下来休养生息,等待明廷自乱阵脚,才是最好的办法。

皇太极何等聪明之人,一点即透。明廷内部党争不断,朝中高官走马灯似的调换,人心不稳,早晚有一天会出事的,便听了此计,放下姿态,赍书求和。

皇太极以为,他主动求和,明廷必然会虚与委蛇,遣使谈判,毕竟明廷国内也是民不聊生,需要休战以缓和经济,关外的防御更需修固。可他没想到,所去书信皆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这才恍然明白,他对这个对手的了解还是太少了。

明朝自建国以来,重文轻武,养的是一帮趾高气扬的文人,这些人晓历史、讲气节,心头时刻铭记的是宋朝和金国的议和以及靖康元年徽钦二帝所遭遇的耻辱,而且一旦议和失败,历史重演,那么最早提出议和者,便可称作是今世之秦桧,此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哪个敢做?

而那袁崇焕呢?据说他离京前向崇祯帝夸下海口,要五年复辽,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书生,领了督师的衔,握了广大的权力,以为就可以所向披靡,将我大金国赶回老家去,这种时候他哪还会有心思议和?

议和不成,那就只有战之一途,可面对僵局,皇太极有些拿捏不定了,到底该如何出其不意,一招制胜呢?

倒是多尔衮虽只十五岁,却是颇有韬略,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向皇太极道:“大汗,这些年来无论是先皇考还是你,都无法突破宁锦,关键是袁崇焕的存在,只要此人一死,明廷便如失长城,无所依靠。”

皇太极道:“这个道理我又何尝不知,但宁锦都打不进去,何谈除掉袁崇焕?”

“武战不行,可以文战也。”多尔衮笑道,“而且现如今,时机已到。”

皇太极神色一振,他知道这小子年纪虽小,谋略却不少,问道:“是何办法,快些说来。”

“借刀杀人。”多尔衮凑近皇太极,小声说出了计策,又道,“此为连环计,环环相扣,中间若是出了差错,前功尽弃。”

皇太极细细想了一想,道:“虽说实施起来颇有难度,但要想除掉袁崇焕,有所建树,眼下来看,是最好的办法了,就依此计行事。”

当日,皇太极便召集各将,商议西征蒙古事宜,决定由他亲自率军,领幼弟多尔衮、多铎西征,国内诸事,交由代善暂时主持。

这是皇太极下的一盘大棋,此棋局的前两步便是:东征蒙古,亲附袁崇焕。

“本部院答应你。”袁崇焕面向门外,沉吟片晌,转过身来时,脸上已然充满了笑意,道,“你我既为同僚,亦是战友,理应相互信任。”

毛文龙完全没有想到,此乃袁崇焕的缓兵之计,以为是他忌惮自己的威风,退缩了,哈哈一笑,起身道:“末将知道督师通情达理,不会为难部下,如此毛文龙多谢了!”

是日,袁崇焕特意安排了午膳,请毛文龙吃喝,让毛文龙更为相信,袁崇焕是在刻意讨好他。

午后,送别了毛文龙,祖大寿忍不住道:“督师,何以对他如此忍气吞声?”

袁崇焕道:“此人与本部院一样,身负皇上所赠的尚方宝剑,拥兵自重,轻易动不得。”

祖大寿看了他一眼,他嘴上虽说轻易动不得,眼中却已有了杀气,只不过尚未下决心罢了。

一个月后,已是崇祯二年(1629)的初春,关外寒风凛冽,银装素裹,天地间已为冰雪所笼罩。

这是叶依翠在北方过的第一个年,直冻得她浑身发抖,牙齿直打架。阮氏倒是乖巧,生了火盆,来与她取暖。叶依翠见她上下忙活着,叫道:“你过来。”

阮氏应声“是”,走将过去,问道:“夫人有何吩咐?”

叶依翠看着她那张俏生生的脸,道:“你真把自己当丫鬟了不成,一口一句夫人的?从今往后,叫我姐姐吧。”

阮氏听着这暖心的话,眼圈一红,道:“我出身寒门,夫君战死后,便没了依靠,要不是老爷照顾,这时候我怕是在冰天雪地中讨生活呢。姐姐不把我当外人,当真感激不尽。”

叶依翠拉了她的手,叫她在炕上坐下,道:“你既认我做姐姐,那咱俩就不是外人了,姐姐有些心里话要与你说。”

阮氏道:“好,我听着。”

叶依翠道:“你家老爷今年四十有五,将近知天命的年纪了,生性好强,追逐着他心中的理想,按说到了今天,也算是位极人臣,呼风唤雨的人物了。叵耐我不争气,至今尚没给他留个子嗣。读书人都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虽没向我言及,可我明白,这始终是他心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