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大明手术师——袁崇焕 > 二、努尔哈赤的恐惧

二、努尔哈赤的恐惧

雪从入冬以后,断断续续地几乎没有停过。寒风凛冽,像刀一样刮向东北大地,在它的吹拂下,漫天的白雪落地后经久不化,越下越厚,山上山下,丘陵平原,无不是银装素裹,活脱脱的是冰雪的世界。

如此极寒的天气,鼻涕流下来要是不及时擤掉,就会结成冰哈喇子,没事谁也不会去外面。

杨镐是中原人氏,虽说南征北战走了不少地方,可面对如此极端天气,也不免有些消受不了。各地的精锐陆续到达后,除了必要的防务,他安排其余将士如数归营,打算等开春冰雪化了之后,再行发兵——这些兵虽说都是精锐,但毕竟是从全国各地抽调过来的,没有在北方作战的经验,让他们在纵深数百里的茫茫雪原上跟北方人打仗,无异是以己之短击敌所长,得不偿失。

然而朝廷并不这么想,特别是管财政的大臣。十多万人,每天所消耗的银粮数以万计,国库本来就不充裕,如此空耗下去,耗得起吗?

方从哲并非不是明白人,努尔哈赤的部队都是北方人,他们习惯了北方的严寒,冬天照样骑马狩猎。而明军的情况恰好相反,此番入辽东的有很大一部分是南方人,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部队临时被调集后,未曾经过统一的训练,不可能一下子适应北方的作战环境。总之,这个时候举兵,是不合时宜的。

可是,再怎么不合时宜,也需要依势而为。财政亏空是事实,日耗巨大也是事实,如何能视而不见?在户部以及相关官员的催促下,方从哲顶不住压力,在两个月之内连续给杨镐发了三道命令,令其举兵。

杨镐被逼无奈,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正月,召集汪可受、周永春以及李如柏、刘、杜松、马林等人,开了个军前会议,沉重地道:“朝廷屡次催兵,再没

动作我们都担待不起,召大家来是要商量一下如何在这种天气下用兵。”

汪可受瞟了下杨镐,他的脸色本来就黑,此时更加黑沉沉得可怕,道:“非是我危言耸听,眼下大雪封山,我军从辽阳出发深入后金腹地,这中间纵深二百余里,且沿途多是山川峡谷、林海雪原,万一遭遇伏击,后果不堪设想。”

杨镐这一次没有发火,而是深为认同地点了点头:“汪制台所言有理,可除了出兵之外,咱们还有其他办法吗?”汪可受愣了一下,不再言语。

“想打就打吧,怕他个球!”杜松是陕西人,生就一副豪胆,在北方大大小小百余战无一败绩,蒙古人称他作“杜太师”,而后金人则叫他“杜疯子”,打起仗来疯了一样,是明朝一等一的战将,“依我之见,大雪封山也未尝不是好事,咱悄悄地摸过去,给胡人来个措手不及!”

“此计好!”刘之骁勇不在杜松之下,号称“大刀刘”,十五岁参军,在朝鲜战场上立有大功,平定西南边陲的叛乱时所向无敌,从无败绩,杜松之言正合他心意,大声道,“咱们十几万雄师,一人一脚也能把赫图阿拉踏平!”

杜松、刘两人的话一落,众人把目光都聚向杨镐。杨镐眉头一沉,然后摇了摇头道:“你等当努尔哈赤是傻子吗?十几万大军摸过去,要是他还侦察不到,早把他们消灭了,还用得着我们用兵?而且后金军擅长野战,直接与之对阵讨不了好处。本军门的想法是:分而击之。”

杜松诧异地道:“为何要分散兵力削弱力量?”

“我们的士兵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锐,在座的也都是我朝数一数二的名将,可问题也在这里。”杨镐毕竟是文官出身,心思细腻,分析道,“从各地抽调过来的士兵未经统一操练,且没有在雪地作

战的经验,能统一号令吗?其次,各个地方的士兵情况各有不同,作战能力相差悬殊,统一作战无法磨合,在大规模作战的战场上,一旦被敌方发现弱点,集中力量攻击一处,我们这些杂牌军极有可能会出现一处生乱则全盘崩溃的局面。”

汪可受似乎听出了杨镐的用意,道:“那么分而击之的优势呢?”

杨镐道:“分只是一个集结的过程。好处是努尔哈赤不知我们的主力究竟是哪一路,而且不管他攻击哪一路,我们各路大军均可遥相呼应。”

周永春突然发问道:“要是努尔哈赤集中兵力只攻我一路,逐个消灭呢?”

“努尔哈赤敢用如此打法,本军门求之不得!”杨镐眼里寒光一闪,兴奋地道,“只要他敢倾巢而出独攻我们其中一路,那么我们其他诸路大军便袭其后方,使之首尾不得相顾。最后会师于后金都城赫图阿拉,与之决战!”

“大妙!”汪可受一拍桌子,笑道,“此分而击之,实为会师,直捣黄龙。”

杨镐含笑点头。

听了这番分析,众将均无异议,当下杨镐分兵遣将,将大军分作四路,以左右两翼之势分头挺进。

此左翼北路军由马林率领,领本部军一万五千人,合叶赫部一万三千之众,出三岔口过浑河上游,由北而下;左翼中路军由杜松率领,兵力三万,由沈阳渡浑河,从西北击之;右翼南路军由刘率领,合朝鲜兵,计两万三千之众,由南往北而上;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