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三国]谋士求生指南 > 第96章 莫如兄弟棠棣之华

第96章 莫如兄弟棠棣之华

许都, 前殿内例行朝会, 公卿百官手持笏板, 四人一席, 按位次列坐。

东汉制, 尚书令、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以其监察职能,礼仪地位高于公卿,朝会时专席而坐,称为“三独坐”。

尚书令荀彧独坐于.中二千石诸卿之列, 上首邻着少府孔融等人,下首坐着诸位尚书。

尚书举笏奏事,提及袁绍举兵十万将攻许,公卿百官闻言,尽皆失『色』。

刘协同样心惊,目光不由落到荀文若脸上。荀令君正襟危坐, 双手持笏板, 袍袖垂地, 容貌经年未改, 沉静通雅,澹然渊停。

此人坐于满朝公卿中, 仿佛海之明珠, 濯濯其光。此时众人交相议论, 人人惊惧,荀文若身处其中,坚如磐石, 安如泰山,便如光武创制时所希冀的“三独坐”之效——“镇肃百僚”。

刘协心中的惊惧无缘由地散去大半,他略摆衣袖,“对此,诸卿有何议?”

殿中隐隐的议论声停息下来,几位自关中跟随刘协的将军纷纷起身,怒斥袁绍为逆贼。

听着慷慨激昂的自表忠心,刘协心头冷笑,毫无触动,早在关中时他便见识过这些人的真正面目。袁绍兵临城下之时,这几位恐怕要争相摇着尾巴乞降。

少府孔融起身道,“袁绍地广兵强,麾下能臣辈出。田丰、许攸,智计之士;审配、逢纪,尽忠之臣;颜良、文丑,勇冠三军。”说及至此,孔融摇摇头,黯淡道,“实难克之。”

这无疑说出了公卿百官的心里话,众人点头附和,袁绍势大,曹『操』势寡,明显难与其匹敌。

许都不久即将变天,他们这些人的命运又将如何?

心思圆滑的人已经在低头沉思,或许该另做打算。

“少府误矣。”一道声音轻叹,而后断然道,“袁绍兵虽多而法不整。”

众人闻言侧过脸望去,开口的是尚书令荀文若。

“昔日彧避难河北,冀州衣冠,彧知其人。”荀彧举笏向孔融致意,“少府只闻其名,知之未深。”

在场的公卿暗想,若论知人,颍川荀文若举荐贤才无数,自称“知其人”绝非妄言。

倒是孔融,他的确没去过河北,也的确没见过他口中的冀州能臣,因此在座向荀彧揖道,“愿闻其详。”

“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

“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数人,久之必自『乱』。”荀彧生平极少说绝对或刻薄的话,此时是少有的例外,便又增添可信度。

殿上君臣侧耳听他一人品评,君子恂恂,言语却锋芒难掩,铮铮然若匣中剑鸣。

“颜良、文丑,一夫之勇。”

“可一战而擒。”

————————————————

六月,曹『操』令臧霸进兵青州,攻破齐国、北海国及东安县,使臧霸所部与青州刺史袁谭对峙。

与此同时,曹军进军黎阳,于禁领命驻兵于黄河边。

七月,曹『操』分兵守官渡,还师许都。

这半年里曹军周旋东西,破吕布,入河内,此时回师称得上凯旋,因此许都公卿大多赴城门外相迎。

荀氏叔侄同坐一车,车盖上覆盖着黑缯布,軿车远远缀在司空仪仗后,与之相比并不显眼。

步骑车队在城门外停留片刻,随后缓缓而动。进入城门后,车马各自分散开来,沿着许都纵横的街衢驶向将军、文吏各自所居的里巷。

荀忻放下车帷,“许都日渐繁盛,虽不及当年东京为天下之中,已有帝都气象。”当年雒阳代替长安被定为都城,原因之一即在于其“天下之中”的文化意义。

雒阳城南北长约九里,东西约六里,故称“九六城”。许都在占地上远远不及雒阳,只是街衢上行人往来,摩肩擦踵的繁盛之气,似重现当年雒阳里坊景。

“元衡一年未归,许都自生变化。”荀攸望他一眼,应道。

“竟有一年矣。”荀忻略有讶异,皱眉低声自语,如今想来,建安二年起他随征袁术,出使扬州,辗转赴徐州,又迂回往河内。乍闻一年还感到惊讶,但细细算来,他所经历的数场战役,竟也发生在一年之内。

两人沉默一阵,荀攸提起道,“闲暇时不妨来我处。”

“我若常登门,怕得阿角厌烦。”荀忻笑道,“一岁未见,阿角不知长高几许,公达纵然不提,我亦将上门相扰。”

阿角是荀攸之子荀缉的『乳』名。

荀攸摇头而笑,落寞叹道,“叔父爱阿角胜于攸。”

“岂有父妒子之理?”荀忻转过身来,看着偶尔作态的荀公达,笑道。

玩笑片刻,荀攸问道,“元衡所部千余步卒,据闻已归属张将军?”

“然。”荀忻点点头,还兵之事是他主动找曹『操』说的。当初他在南阳募有一千多名步卒,精于弓.弩,随他围困吕布后,这千余人仍在他名下。

荀忻牢记着自己作为谋士的初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