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图说民国风云人物:江湖卷 > 江河日下,魂断香江

江河日下,魂断香江

1945年抗战胜利,杜月笙以无可争议的民间帮会总代表的身份返回上海,但他一呼百应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而此时,他已进入了他生命中的最后6年。

1945年8月底,在中国欢庆抗战胜利的喜悦氛围中,57岁的杜月笙返回阔别8年之久的上海。火车上的杜月笙有喜有忧,心事重重。

老于世故的他十分明白,抗战胜利后上海的租界消失了,市政归于统一,他的***组织不仅失去了赖以生存、繁衍的治安死角,而且失去了最有力的后援—享有治外法权的租界当局。他和他的集团已不再具备租界别动队的价值,***现在尽可使用军队、警察、特务等统治上海,犯不上再利用这股名声不好又颇难驾驭的***势力—自己过去呼风唤雨、纵横捭阖的好时光只怕已是明日黄花。

据说杜月笙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尿壶理论:搞政治的人把**当作尿壶,每当晚上要小便的时候,就很需要一个尿壶,但一旦小便完了,这个尿壶就不需要了,小便的人会嫌它又臭又脏,恨不得立即砸掉。**始终

就是这个尿壶,一旦没有利用价值,**者就会嫌弃它肮脏丑陋,都希望消灭它。

1946年12月,上海参议会选举议长,杜月笙经过多方活动,以最高票当选议长。但因***政府已经不希望看到杜月笙东山再起,***明确表示不支持杜月笙当参议长,杜月笙只得辞去了职务。事后,杜月笙对***极其不满,他曾愤愤地说道:“沦陷时上海无正义,胜利后上海无公道。”失去了政客的支持,任何**在国家机器面前都只是纸老虎。

1948年8月,***来到上海打击投机商人,第一把火就烧到了杜月笙的头上。他的儿子杜维屏因为囤积居奇而被***逮捕,坐了6个月的牢。杜月笙虽然不敢直接对抗,却也狡猾地建议***不能“只打苍蝇,不打老虎”,接着就揭露了***的表弟、***的儿子孔令侃所经营的扬子公司囤积居奇、倒买倒卖的事实,逼迫***不得不采取“大义灭亲”的举动,这在电影《建国大业》中都有所展现。后来,***在***的干预下被迫放弃整顿上海经济

,杜月笙也与其结下了梁子。

1949年4月10日,***召见杜月笙,要求他立即前往台湾。反复权衡,杜月笙决定远离政治旋涡,既不留上海,也不去台湾,而是定居香港。

1949年5月1日,辞别黄金荣后,杜月笙举家登上了拥挤的荷兰“宝树云”号客轮,驶往香港。轮船经过黄浦江,直驶吴淞口,杜月笙的出生地浦东高桥近在咫尺。47年前,一个衣裤缀满补丁的乡间少年从这里来到上海,赤手空拳打下一个花花世界,如今一切都被雨打风吹去。老病的杜月笙伫立船头,唏嘘不已。

抵达香港的杜月笙住进朋友为他选定的坚尼地18号,这里成为最后一个杜公馆。

此时杜月笙的哮喘病愈加严重,治疗方法是中西并重,药石兼投。经常来为他把脉开方的医生有中医4位、西医3位,在香港个个都有名望。医生越请越多,用药越来越杂,杜月笙身体却不见起色。几个月下来,他自嘲说:“如今我是拿药当饭吃,拿饭当药吃了!”

因为跟法租界打过多年交道,杜月笙一直对法国感到亲切

,他想迁居法国,彻底远离政治是非。仆佣除外,杜月笙全家和追随他的顾嘉棠、万墨林两家,迁法共需27张护照。杜月笙向败退在台湾的国民政府提出申请,结果台湾方面要收取“护照费”15万美元。杜月笙的产业全留在大陆,转移出来的只有出售一处房产所得的30万美元,在供应几十号人在香港的庞大开支以外,这笔护照费杜月笙已支付不起。迁法在此遇阻。

晚年的杜月笙在香港唯一带喜气的事,是和著名京剧演员孟小冬结婚。当初,杜月笙对孟小冬有很多照拂,杜月笙病倒后,孟小冬感念其恩情,一直服侍在侧。孟小冬是杜月笙的第五房太太,也是最后一房。

进入1951年夏,杜月笙已经病入膏肓,该立遗嘱处置遗产了。外人均很好奇这位最盛时仅为其一人服务的仆人就达97名的“大亨”到底有多少财产留给家人?结果杜月笙报了数:11万美元。这笔钱原为10万美元,被他早先寄存于宋子文的弟弟宋子良处,经宋子良代为投资,略有盈余。现在这11万美元就是曾经挥金如土

、钟鸣鼎食的杜月笙的全部遗产。

其女杜美如回忆,分配大致如下:每个太太拿1万,长子拿1万,没出嫁的女儿拿6000,出嫁的拿4000。在此前,杜月笙销毁了历年别人写给他的所有借据,他对子女说:“我不希望我死后你们到处要债。”

分配完遗产,杜月笙把所有事务都交给得意门生陆京士处理,自己安心等死。1951年8月16日下午,杜月笙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他的骨灰葬在台湾,而他的遗愿是葬在故乡上海浦东高桥,至今没有实现。

·人物档案·

姓名:张啸林

别名:张小林、张寅国籍:中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