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图说民国风云人物:江湖卷 > 杭州青皮,亡命之徒

杭州青皮,亡命之徒

张啸林生于l877年,是浙江慈溪县人。他的父亲是一个老实本分的木匠,本来家境就不富裕的张家,因为添了一个丁,多了一张吃饭的嘴,生活的压力就更加大了。但是张啸林的父亲还是眉头乐开了花,这个儿子长得肥头大耳,声如洪钟,因此十分喜爱,因为孩子本身虎头虎脑,所以乳名叫阿虎。

张啸林的哥哥名字叫大林,于是父母顺理成章地为其取名为小林,后来以啸林为号,取“猛虎啸于林”之意。

虽然家境贫寒,但张父为了小儿子的前途,节衣缩食剩下钱来,将张啸林送进了私塾,希望儿子将来能博取功名,让家庭摆脱贫困。

谁知事与愿违,张啸林在私塾中不仅不用功读书,反而养成了小偷小摸的习惯。如果被人发现了也不怕,他的身体强壮、性情粗野,打架有一股不要命的狠劲,同学们都非常怕他。久而久之,张啸林干脆在私塾里称王称霸,也不偷了,直接要求同学每天给他若干财物。要说张啸林还真有点儿当***的

天赋,小小年纪就学会收保护费了。

后来,张啸林的父亲积劳成疾,早早离开了人世,只留下张母与两个儿子艰难度日。

父亲死后,书自然是读不成了。不过,他对读书也根本没什么兴趣。在他看来,赌博、打架、勒索这些事,才是最对他胃口的。

由于孤儿寡母生活艰难,并且乡下难以度日,张母将全家移居到杭州拱宸桥。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俗语在张啸林身上却完全失效了。来到杭州后,他在拱宸桥一带与一帮浪荡子弟称兄道弟,终日里在外闲荡,或聚赌寻事,或侮辱妇女,成了当地一个有名的流氓。

为了维持生计,母亲把张啸林送到了一家纺绸机房做学徒,但是本性难改的张啸林,仍然不能安分守己,先是从机房里偷来了纱锭,卖钱喝酒,赌博耍钱。后来,忍无可忍的机房老板下定决心把他赶出来,而且联合身边朋友,不让任何人给他工作的机会,这样,张啸林彻底没了工作。

拱宸桥附近并不是什么很繁华的地界,张

啸林在这里也就属于个街头混混的级别,欺负欺负乡下来赶集的农民,设个局骗骗外地来的客商,一天也就是仨瓜俩枣的进项,跟狐朋狗友喝顿酒也就没了。张啸林日子过得快活,浑然没想到日后能有什么大出息。

就这样又混了几年,昔日的狐朋狗党一个个都开始“漂白”,有人成家立业娶妻生子,过起了本分人的日子;有人外出闯荡,成就非凡,也有的干脆就杳无音信了。眼见周围人越来越少,已经26岁的张啸林这才开始思考起人生规划。

张啸林觉得自己体格魁梧,有把子力气,适合参军打仗。当时正逢清末乱世,“有枪便是草头王”的景象已经有所出现,张啸林未尝不怀有指挥千军万马、威震一方的心思,于是报考了浙江武备学堂,从军去了。

武备学堂半天习武,半天习文,专门培养武官,可以自由地舞枪弄棒。这些正合好斗成性的张啸林的心意,他发誓要凭着爹娘给的好身板打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在学堂期间,张啸林与

张载阳(“二次革命”中任浙江省卫戍司令,后任浙军25师师长)等结成兄弟,还结识了许多其他的同学。他结交的这些人中,后来有一些成为军阀中人,因此张啸林在军阀系统关系颇多。

但是,自由散漫惯了的张啸林很快就受不了军队严格的纪律约束了,吃喝*赌的毛病像馋虫一样勾引着他往外跑。由于多次违反军纪,入学还不到两年的张啸林就被开除了。

梦想破灭的张啸林又一次成为浪荡街头的流氓,终日闹事打架、敲诈赌博。张常以二三粒骰子做赌具,巧立青龙、白虎等名目,诈骗钱财,被人称为“颠颠巧”。尤其是每年到了春蚕上市和秋季收获之际,农民手里有了点钱,张啸林便引诱农民赌博,借机大捞一把。由此,张啸林这帮人渣又被叫作没出息的“撩鬼儿”。

后来,张啸林借钱在拱宸桥开了一间茶馆,这里很快就成了杭州的地痞流氓聚集的大本营。张啸林在里面聚赌抽头,还坑蒙拐骗娶回家一个漂亮媳妇,日子过得相

当逍遥自在。

后来张啸林又做了一件更大胆的事情,一下让他在杭州扬名立万,那就是率领着手下的小兄弟把日本人的商街店铺给砸了。正好当时国人民族主义情绪发酵,张啸林这种敢在东洋人头上捋虎须的行为立刻被捧到了“爱国”的高度,顿时人气暴涨,手下的马仔也如过江之鲫,纷至沓来,张啸林很快就成了杭州**上“闻名遐迩”的人物。

张啸林成名之后,依然好勇斗狠,打架斗殴形同家常便饭。一日,他参加朋友的婚宴,多贪了几杯喜酒,醉醺醺地告别朋友回家。当他到达拱宸桥的时候,看到一群人在打一个人,于是趁着酒意上前劝说。不料,那伙人嫌张啸林多管闲事,围住他便打。张啸林见自己施展拳脚功夫的时机到了,便狠狠一脚踢去,正好踢中一人下部,那人当场身亡。张啸林闯下了杀身大祸,自知事情严重,连夜逃出杭州城,来到了上海。让张啸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