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这个世界,终不会辜负努力的人 > Chapter5 无论走多远,别忘记最初的自己

Chapter5 无论走多远,别忘记最初的自己

如获至宝。

回到长治,老师居然组织了全班同学一起观看我带回来的光盘,那种感觉就像是玄奘从西天取了真经回来。信息传播不畅的年代,看齐越节视频就像是朝圣一般。但也许只有这样的忠诚,才能真正对这个舞台爱得深沉吧。现在,大家看齐越节视频越来越容易,网上搜索便能下载,但各界却总觉得现今齐越节的作品不够味,也许就是缺了那份对朗诵艺术的朝圣感。

齐越节,最开始只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一个汇报演出。那时

,朗诵作品没有声光电乐,没有争名逐利,是一片净土。一个作品的选定,也许是原创,也许是名著,但都是同学们花了百般心思选出来的能够打动自己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切磋,老师给同学用心指导。最后的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是朗诵,如何朗诵,学会了尊重舞台、尊重艺术。这才是齐越节的本质,而这也是我们渐渐丢掉的东西。

进入大学之后,我终于有机会接触到齐越节。大一,我帮老师负责齐越节的票务。这份工作是一个香饽饽,但也让我看到了人们对于齐越节的不同态度。齐越节的票是免费的,所以向来一票难求。不知道是谁透露了票务办公室在二楼,一天大早,我刚准备开门,就看到一个满头白发的老爷爷站在门口,想和我们要两张票,说自己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喜欢朗诵,要不是声音不好,一定也要上一下齐越节的舞台。我暗自笑着老先生不知道齐越节是大学生的朗诵舞台,老人家是参加不了的,却被老先生的执着打动着。

和老师沟通后,我终于匀给了老先生两张二楼耳座的票,那不是一个好位置,但老先生却高兴得像个孩子。票务发放陆续开始,校内学生中,大一新生的热情、大二大三参赛的躁动、大四找工作时的不在意相映成趣。而校外进入决赛的同学们尽量多地要着票,没进决赛的部分同学则毫不在意决赛会有怎样的表现。

那一周,我每天都在老学院楼处理票务,凌晨一两点结束,我和老师就从北门穿过不大的校园到达南门,而这短暂同行的话题也离不开朗诵。我曾问:“朗诵是怎么来的,和戏剧独白有什么区别呢?”老师笑笑不语,而后说:“你可以去看看齐越老师的《朗诵学》,这是他翻译苏联一位戏剧大师的书。”

后来这本书被我有幸看到,解惑答疑,让我对朗诵有了溯源的了解:朗诵源于戏剧,却在发展中独立成派,而最本质的,就是用真情实感打动人,任何技巧花招都会被观众一眼识破。

到了大三,和老师终于可以凭实力参赛。我的朗诵水平并不是很高,但一想着齐越节是心中的圣土,应该到其中感受一番,我就抱着“重在参与”的想法报了名。

初赛可以报一个个人作品与一个团体作品,个人作品准备好之后,我本想着团体作品就拿以前的《秦腔》参赛。可是有一天,机缘巧合,李春霖来我们宿舍溜达,和室友商量齐越节参赛的事情。

“哎,现在拉不上人朗诵啊。”

室友忽然看着我,说:“可以叫泽鹏啊,泽鹏专业好!”

李春霖也点点头:“对呀。泽鹏你现在有没有团体作品?”

我如实回答:“倒是有准备《秦腔》的想法,但到现在也没确定。”

“哎呀,

别朗诵《秦腔》了,跟我们组一队吧……”

“你准备了什么作品啊,春霖?”

“《光的赞歌》。”

当我看到稿件,就深深地被吸引了,这篇作品太适合朗诵了:向往光明的主题,就像是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的蹉跎;抑扬顿挫的韵律,就像是听到了当年金北平的声音;时光流转的画面,就像是看到了天上草原般的故事。

我加入了他们,6个人的“光赞”组合初步成立。

组团、磨稿、配乐、练习,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小的问题。对于一个团队作品而言,不仅需要每个人扎实的语言功底,需要大家对艺术共同的追求,还考验着团队管理的水平。还好,每一步我们都克服了过来,到配乐阶段,我们找到录音系的师姐出马,帮我们打磨音乐;找到老师调整节奏,使作品更有力量;每周三次的练习时间甚至开始计入考勤。

终于到了呈现阶段,初赛时,学院安排了一个演播棚,蓝色的背景布从天而降,6个大小伙儿往前一站,穿着中山装,像极了20世纪80年代的汇报演出。加之,话筒只有两只,在我们6人之间传来传去,录出来的效果很差。

“咱为了这个作品花了这么大心血,不能让它败在呈现上面。这样录出来的效果太潦草了。”出了演播棚,春霖说。

确实,我们每隔一天就要一起磨一次作品,私底下各尽其能地去搜索了解艾青以及这个作品每一句话背后的意义。如果败在录棚上……

“对啊,咱出去租棚录吧。”小伍说。

“租什么棚呢?”慧鑫说。

“小剧场吧,然后咱用蒙太奇的手法,用全黑的背景,几个光‘啪啪啪’打出来的感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