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百岁福 > 锦心绣口话聊斋

锦心绣口话聊斋

看一本好书,是一种最美的享受。前几天,文友玉霞女士将《聊斋女儿谱》书稿发来,一字一句拜读过后,感觉确实写得不错,堪称普及《聊斋》、推进蒲学研究的一支奇葩。由衷地祝贺好友多年来《聊斋》研究优秀成果终于得以结集出版!

全书八十一篇文章,把《聊斋志异》中最精彩的故事用一种行云流水般清丽、典雅、流畅的语言娓娓道来。八十一位耀眼的“聊斋女儿”一一活灵活现在我们眼前。作者以八十一篇短篇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作为对象,以自己独特的见地和视角进行了细致评介和点评,从而使我们对聊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聊斋女儿谱》很值得所有关心、喜爱《聊斋》的人们认真读一读。

玉霞女士多年来注重道德及文学修养,认真研读聊斋,故而能对《聊斋志异》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和卓尔不群的见解。《聊斋女儿谱》中的点评深刻而富有哲理。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对聊斋女儿们无论是歌颂、欣赏、同情、怜惜,甚至批评,无不寄予深情,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真善美的热爱、向往与崇敬,倾诉了作者对危害聊斋女儿们的一切假恶丑的社会制度及当权者的憎恨、唾弃及无情鞭笞。因为赋予了真情,与聊斋女儿同歌哭,就更能感人肺腑、打动人心。

评论中,她强调:人应该忠于感情,应该待人以善、待人以诚,好好做人。

与玉霞友相识是二十年前的蒲松龄研讨会上。交谈发现,我们有太多的相似:年龄相仿(我比她大一岁)、青少年时代的苦读与坎坷、艰难的自学经历、**后才有的进修机会等都很相似。进修时我们都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个中艰辛大同小异。我们都热爱从事多年的教育工作,繁忙的工作之余,再来圆我们曾经的文学梦想,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年近不惑,是蒲松龄研究把我们吸引到一起,颇有“相逢何必曾相识”之感。我俩对蒲学研究都很热衷很投入,有很多共同语言,且互相欣赏,于是成了心心相印的好朋友。因为工作、写作、家务忙,加上住在两个区,我们平日难得见面,谁有新作发表,定会在电话上交流沟通,切磋一番,堪为诤友。退休后我们又都参加了同一个资助贫困女童的慈善组织,每年也就见两三次。其实,“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爱人之间如此,朋友之间亦然。正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聊斋女儿谱》中的有些篇目,在蒲松龄研究年会上曾听她宣读过,当时印象很深、很好。如《超凡绝伦、冠压群芳》一篇。她以现代人的经济眼光分析了“赵小二”这位杰出的聊斋女性,很有见地。在报纸上也陆续见到过几篇,感觉都很不错,而书稿经加工而更显精彩。记得在年会上,她在宣读论文,评价赵小二时说:“小二是个全面的成功者。……她不该名二,女子中当推第一!”听到这里,当时我就联想到,正在锦心绣口话聊斋的玉霞也是一位全面的成功者!她有和睦的家庭,有成才上进的儿孙;她事业有成,是一位出色的中专高级讲师和优秀校干;她在文学上也硕果累累:曾参加过《二十六史精萃今译》、《侯朝宗文选》、《古汉语修辞新编》、《齐文化丛书》等多种古籍的整理编辑工作;退休后,她一边照看孙辈,一边又参与整理编辑了《淄川县志汇编》,担任了“般阳文化”杂志特邀作者;并完成了这部普及、宣传、研究《聊斋》的著作——《聊斋女儿谱》。可以想象,为了这一切,她付出了多少心血!她是个真诚善良、勤奋上进的人,很值得我们学习。她对我而言,是位对人生、对文学有着深深共鸣的难得的知己。有知己若此,幸甚!(张敦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