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百岁福 > 周村的斜马路

周村的斜马路

伴随着现代化的步伐,周村城区的街道规划越来越好,主要交通干道基本上呈三纵四横的框架。其中纵向的主要有正阳路、丝绸路、东门路等,横向的有站北路、新建路、青年路、机场路等。这些道路的修建或延展,无疑是便利了周村城区的交通,也使周村城区的规划更规范了,但同时也把周村原来的一些老马路切断或淹没了,此文仅记录周村几条斜马路的来龙去脉,以为存史。

首先是从周村火车站出来向西北直至周村东门的斜马路,即今天的马路街。这条斜马路始建于建于胶济铁路通车以后,是为火车站到周村城区的交通而修建的,也是周村第一条柏油马路。周村开埠以后,自火车站到东门路沿着这条斜马路形成了周村新的商埠区,东至太和庄,西到周村老城墙,占地千余亩。斜马路两旁门头林立,其中有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商店。但随着一战中日本抢占山东,日本在周村的门市越来越多,老百姓习惯上称之为“日本房子”或“洋房子”。随着周村商贸的发展,有的地痞混混就勾结外国人干起了不正当的“营生”。如有的地痞偷了庄稼人的耕牛,就以廉价卖给洋人,而失主来寻找的时候,这些洋人凭借特权便胁迫失主缴纳高额“赎金”。甚至会发生窃贼在前面使劲把耕牛往洋房子里拉,失主则抓住牛尾巴用力往外拽的胶着状况,因为耕牛一旦被拉进了“洋房子”,就必须缴纳高额赎金了。

伴随着马路街商埠区的兴旺,不仅带动了餐饮业、医药业发展,浴池、饭店、教会学校相继建立,也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为扩大布道范围,周村基督教会于1911年在马路街终端周村东门买到地基一处,立即开始修建周村基督教会大礼堂,1913年竣工。此礼堂可容千人左右,成为当时山东最大的宗教活动中心。受到西方文明熏陶的学生,把西式文明传播到他们的家庭,一些时尚的年轻人开始在教堂举办婚礼仪式,在饭店招待来贺喜的亲朋。1929年下半年,在全国反帝热潮的鼓舞下,周村的丝织工人公推工会负责人景宜亭为总指挥,在马路街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当时参加游行示威的工人和学生有两千余人,他们汇集到基督教堂门前,景宜亭等领导人发表了激昂慷慨的演说,控诉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号召各界群众积极投入到反帝爱国运动当中去。演说结束后,愤怒的工人和学生高呼着口号冲入教堂,捣毁了化像,焚烧了经书。

解放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前,马路街都是周村连通外地的主要干道。外地客商从火车站或汽车站下车,通过这条路便来到东门路,到周村宾馆住宿、百货大楼购物、裕德浴池洗澡、大众饭店就餐、新华书店买书都很方便。现在的马路街已被站北路截为两段了,即从车站到一四八医院的一段,这一段其中部分也被取直了;另一段即从一四八医院宿舍区到周村宾馆一段,这一段两边多为营业房,而不再是交通干道了。

其次是从祠堂街南首向东南直到南下河街的斜马路,这条路原来比较短也比较窄,为了区别于车站到东门的斜马路,居民习惯上称之为小斜街。这条路自然是为祠堂街附近居民去下河街购物而建,属于方便群众生活的便民路。现在这条路已经大部分被取直并拓宽,还属于交通干道,街名改为南下河街。

第三是邹周路,是邹平到周村的交通干线,是原来的公交线路。这条路从周村火车站出来向西北经原周村供销社大楼出周村城区,现在周村城里仅存的一段就是从青年路原供销大楼到机场路淄博十九中(现为淄博六中北校区)操场一段了,这段路紧贴着这淄博十九中的西院墙,西边是周村装饰材料市场,是附近居民到步行街购物和外地客商到装饰材料市场进出货物的主要道路,路名更为凤阳南路。同时原供销大楼东面斜向东北直抵原淄博造纸厂的一段斜马路,原名北斜街,现在只剩约50米的路段了,也更名为凤阳南路了。

第四是从航东向东北直至正阳路的斜马路,这条斜马路原来从周村东门经航校北侧直通张坊的,不仅是从周村到飞机场的主要干道,也是周村北郊地区到周村购物的主要路线,原来也有公交车。现在周村城区仅存的一段是从丝绸路周村二中南边到青年路正阳路路口一段,因这段主要是居民区,路两边门头林立,主要是附近居民到航东市场购物的便民路了,其路名是东民路。

第五是原水胶场街,这条路属于老字号,从周村大街北首即现在实验幼儿园向东北直通东门路的。这条路现在实验幼儿园一段已被拓宽并取直,仅存的从国泰街北门里路口到尹家湾一段,街上住户挂着“水胶场街”门牌的也是寥寥几家了。不过这里是个便民市场,人来人往的居民还是不少的,汽车很少从这里驶过。

周村的斜马路,随着周村城区的改造和大片居民楼的建设,大都被拆除取直,剩下的东一段西一段,已经被现代人所忽视,被现代交通工具所冷落了。这些残存的斜马路不仅承载着历史的沧桑,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一些历史的记忆。

周村二中退休教师邵祺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