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百岁福 > 天道酬勤,德艺双馨

天道酬勤,德艺双馨

天道酬勤,德艺双馨

——访“山东省老年画家”郑功甫先生

提起郑功甫先生,熟识他的人无不称赞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绘画前辈。近日,在张思厚老师和王广东老师的引荐下,我们来到沂源,对郑功甫先生进行了采访。

郑功甫,1934年生,淄博沂源县人,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画师,淄博市老年书画学会艺术顾问,沂源县老年书画学会副**、沂源县政府文化顾问。

子承父业,走上绘画之路

郑功甫先生出生于书香之家,其父郑建钿是当时闻名乡里的民间书画家。在家庭的熏陶下,他自幼喜欢画画,并立志继承父业。1952年考取蒙阴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后从事美术教学、商业专职美工。在以绘画为职业的同时他利用业余时间到处拜师求艺,先后师从著名画家陈维信、王天池,主攻山水,兼修花鸟,几十年来勤学苦练,秉笔不辍,完完全全把绘画当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治学严谨,谦虚好学

他是个特别用心的人。为了创作出好的作品,他走遍了沂源的山山水水,六次上蒙山,四登孟良崮,多次上鲁山,写生画稿数以千记。在此基础上创作了大批优秀作品。为了画好凌霄花,他在院内栽了一棵凌霄,日日观察,四季写生,所画凌霄格外生动传神,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为了画好玉兰,他跑遍了全县城,看遍了各处玉兰。他笔下的玉兰,形态优美,洁白如玉,极具神韵。

早年开始他就留心收集发表在报刊书籍上的各种优秀绘画作品及画论,一一裁剪装订成册,作为自己的学习课本。时至今日,已有二十本这样的画集。单是齐白石的画就有60多幅,他说这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视为珍宝。

他对待每一幅都特别认真。每次参加画展他都反复斟酌,先立意后精心创作。纪念孔子诞辰年,他创作的《杏坛春晓》紧扣主题、技压群芳;建党九十周年他的《煎饼卷大葱,革命老传统》则以小见大,体现了革命的不易;今年市书画学会举办的纪念毛**同志为雷锋题词周年书画展,他精心创作了《巨峰耸立,苍松不老》,以耸立的巨峰,挺拔的苍松暗示着雷锋精神永垂不朽,得到专家评委的高度评价。

画到老学到老

他绘画题材广泛,山水、花鸟、各种动物,几乎没有他不会画的。他的画构图讲究、造型细腻,清秀新奇,天然率真,极富新意。有诗人为其题诗:“郑公巧艺夺天工,万类随心笔下生。画意牵情临妙境,如闻鸟语伴泉声。”

他的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展览中获奖。他多次成功举办个人书画展。其作品被杨尚昆、***、伍修权等中央领导人收藏。并被作为政府礼品赠送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美、日、韩等国际友人。

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他并不满足,他说要画到老学到老。

德艺双馨,奉献社会

功甫先生谦和低调、淡泊名利。凡事坚持实事求,从来不屑于沽名钓誉之事。他以画交友,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为人热情、慷慨,亲朋好友索画,他总是有求必应,毫不吝啬。凡第一次登门拜访者,无论达官还是布衣必赠画一幅。对慕名求教者,则是来者不拒,倾蘘相授。经他教过的学生已不计其数,而他从来分文不收。他还热心于文化建设,为了丰富繁荣沂源县的文化市场,2001年他与书友创办“艺源书画社”,为县内外书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场所。同年举办书画邀请展,参观者数千人。为建设文化强县做出了积极贡献。

他高尚的品德、精湛的技艺、无私的精神,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在淄博书画界可谓德高望重。2003年,他被山东省老年书画研究会评选为“山东省老年画家”,是我市首批唯一获此殊荣的老年画家。

作为知名画家,功甫先生的生活却非常简朴,不足20平米的房间是他的画室兼卧室,室内几乎没有任何摆设,朴素之极。可是就是在这里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作源源不断在他笔下诞生:洁白的玉兰,火红的凌霄,青翠的竹林,怒放的寒梅。。。。。。我想先生多像一位美的使者,美植于心,而后流于笔端,身居“陋室”却为社会创造着美,奉献着美。(于静201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