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那些准到没话说的心理效应 > 不要败在自己手上——罗伯特定理

不要败在自己手上——罗伯特定理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树叶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这个故事里就包含着罗伯特定理。

罗伯特定理是由美国史学家卡维特·罗伯特提出来的,具体内容是:“没有人因倒下或沮丧而失败,只有他们一直倒下或消极才会失败。”换而言之就是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够打倒你。放弃什么,都不能放弃希望!

相信大家都看过美国电影《阿甘正传》,电影里的主人公阿甘有一个青梅竹马的玩伴珍妮,两人也互相喜欢。但珍妮更向往一种有激情的生活,这是

阿甘不能给她的,于是她出走了。阿甘很爱珍妮,她的出走让阿甘很伤心,但阿甘并没有就此放弃把握自己的生活。他依然按自己的想法,按部就班地做着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他从不想自己的明天会怎样,只是每天坚持做着自认为该做的事。而恰恰是这种放松的心态,成就了阿甘一个又一个的业绩:他先是成为了美国的乒乓球巨星,直接参与了中美两国的乒乓外交活动,并受到了总统的接见;后来,他又开了一家捕虾公司。有一天,珍妮回来了,在和阿甘共同生活了一段日子后,她又走了。阿甘突然觉得自己想跑,于是他开始奔跑,这一跑就横越了整个美国,他又一次成了名人。而正是凭着这种只把握今天的执着,阿甘创造了自己人生的辉煌。

这正是罗伯特定理起到的重要作用,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阿甘都心怀希望,坚持向前,做好当下的事情,最后终于获得了成功。

某个小学的学校门口有这样的一幕,

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在妈妈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迈进、迈出校园。小女孩的双腿显然患有严重的腿疾,虽然她每迈出一步都很艰难,很吃力。但是她看起来总是乐观的,脸上没有一丝的痛苦和自卑。而妈妈也没有因为这样的一个女儿而自惭形秽,自怨自艾。相反,她们母女俩常常是笑容满面地说笑着,高高兴兴地上学来,高高兴兴地回家去。

后来在学校庆国庆歌咏比赛的那一天,这位拄着双拐的女孩竟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了舞台上,小女孩在妈妈的精心打扮下更加漂亮可爱,红扑扑的脸蛋,梳理得油光发亮的辫子,款式新颖的童装,虽然拄着双拐,可她并不在意,完全像一个正常的孩子那样落落大方,神采飞扬。妈妈也变了,变得光彩照人,略施粉末的淡妆,时尚得体的衣裳,她绽放的笑脸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和欢快。所有人都被她们母女的勇气和精神震撼了,会场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相信这位母亲和这

个小女孩儿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许能够活得比正常人更加精彩,因为她们没有被自己身体上的缺陷所打败,战胜了自己的人在以后的生活里一定可以战胜一切,奔向幸福。

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杨超是个特别勤奋的男孩子,他几乎将自己全部的热情都投入在了学习之中,但是他的成绩却一直不能达成他理想的状态,只能止步于全年级前五十名,他想拿全年级第一名,但是有人却告诉他的父亲杨超的智力水平并不属于很聪明那个级别的,只能说是很一般,甚至是有点儿愚笨,在反应能力上还抵不过其他成绩一般的同学。杨超知道了以后却并没有泄气,虽然他不够聪明,但是他坚信笨鸟先飞是不无道理的,于是他开始玩命儿似的学习,最后高考的时候,他夺下了全省理科状元的桂冠。他没有被自身的客观条件所打败,反而超越了自己,获得了成功。

享誉全球的制表集团公司的总裁罗尔夫·斯克尼迪尔在被问及其从事

制造高精密度手表多年中最自恃的理念时,他回答道:“永不低头,做‘失败’的头号敌人。”向来成功的背后,必是不能自主的挫折,这些对于罗尔夫·斯克尼迪尔亦如此,因为他永远踩着比别人更不屈不挠的步伐,失败、跌倒对他来说,只是寻常小事。也正因为如此,罗尔夫·斯克尼迪尔说:“我是‘失败’的头号敌人,因为我从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件事情与机会,所以也绝不会被失败打倒。”

也许,我们的人生旅途上沼泽遍布,荆棘丛生;也许我们追求的风景总是山重水复,不见柳暗花明;也许,我们虔诚的信念会被世俗的尘雾缭绕,而不能自由翱翔;也许,我们高贵的灵魂在现实中暂时找不到寄放的净土……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用勇敢者的气魄,坚定而自信地对自己说一声“再试一次”,再试一次,你就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相信自己的人,不被自己打倒的人才能打倒失败,寻得成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