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混迹工厂 > 第395章 来自彭总的鼓励

第395章 来自彭总的鼓励

经过进一步筛选和面试,最终敲定了六个人。其中三名有工作经验,三名应届毕业生,作为储备干部培养。

有工作经验的,一个从事仪表自动化,叫窦银星,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历,潍坊本地人,之前在浙大中控干了四年,从事系统调试和售后技术支持,天南海北到处跑,结婚以后受不了这种聚少离多的状态,有了跳槽的念头,公司惜才,决定让他只服务于山东片区,他这个人比较重感情,没好意思走,后来有了女儿,妥妥的女儿控,一天不见面都不行,这下子怎么都拦不住了,毅然决然的离职。ωωw.cascoo.net

这段时间在网上投了不少简历,也面试了几家本地的企业,不管是薪资待遇还是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综合来看,都没有很满意的,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了鲁台招聘会。

然后,第一眼就被远方科技牛逼轰轰的口号给吸引了过来。

李牧看完窦银星的简历,非常满意,简单一聊,听他说起离职原因,一提到女儿的时候,满眼都是幸福,脸上还略带一丝不好意思的表情,李牧立马决定,这个人要定了!

李牧选人,能力与人品永远摆在第一位,两者并重,至于长袖善舞八巧玲珑的角色,他真心觉得没必要太多,有几个靠得住的就够了。

窦银星在浙大中控的时候,月薪高达一万二,年终还有奖金,说实话,他不奢望在本地企业中能拿到这么高的工资,他的底线是八千。

李牧直接给到了一万二,窦银星的资历和经验在那儿摆着,硬实力毋庸置疑,人看上去比较实在,感觉也比较真诚,偏技术型,将来可以作为陆中华的副手,独挑电仪大梁。

另外一名是电气工程师,叫冯磊,履历更加光鲜,中国海洋大学毕业后,家里有关系,进了电力三局海外工程部,冯磊有高人指点,本身也比较能吃苦耐劳,按照既定计划,在海外待上几年,镀镀金,积累积累经验,将来找机会调回总部,那这就是妥妥的金饭碗,纯金纯金的,能捧一辈子!

然而计划不如变化快,要知道,能进这种核心部门的,哪个没关系?最终的结果是,冯磊在中亚诸国一待就是七年,前年结婚,求爷爷告奶奶终于调回来了,却被扔到了一个冷水衙门,一个月四五千块钱,无聊的要死,还整天面对各种官僚形式主义的折磨。

冯磊是个痛快人,捱了一年多,果断离职,带着老婆孩子回了潍坊老家。

在海外那些年,月薪基本上就是两万起步,奖金更是非常丰厚,在这个过程中,冯磊积累了足够的财富,房子买了两套,青岛一套,潍坊一套。

结婚以后,媳妇儿工作稳定,一级造价工程师,去哪儿都能混口饭吃,吃的还不算差,怎么说呢,两口子的生活水平,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

没有人会嫌弃钱多,但是对冯磊来讲,再找工作,优先考量的,肯定是平台和发展前景,他是一个三观很正的人,坚信只要找准方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付出总有回报。

通过沟通,李牧很喜欢冯磊身上透露出来的这种从容笃定,但是就事论事,冯磊来工厂,并没有什么经验上的优势可言,他之前干的,可是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的项目,虽然都是搞电,但两者没有任何可比性。

不过,如果冯磊愿意从头开始,绝对有后发制人的优势。

令人欣慰的是,冯磊有这个觉悟。

李牧给他暂时定在八千月薪档,没有画饼,对这种聪明又踏实的人来讲,没有这个必要。

最后一名经历比较复杂,黄开生,78年生人,济南大学毕业,有工程设计和项目建设经验,先后在设计院和几家化工厂干过,频繁跳槽可能非他所愿。

当年在设计院,设计院私有化,人员大调整,不得不去了化工厂,担任项目经理,干了五年,化工厂爆炸,厂子被收购,又是人员大调整,再次离职,从此之后,受限于年纪、机遇等方面的因素,陆续换了两家公司,始终没有融入进去。

李牧跟黄开生聊的比较多,他本身就是搞设计和项目出身,有经验,够用,远谈不上专家,但是眼光还是有的,在他看来,黄开生的表现,中规中矩,并没有太亮眼的表现,懂的确实不少,但是不专不精。

说实话,这不是重点,能力不够,经验不足,都可以学习和积累,机会有的是,关键是,以黄开生的年纪,这种经验和阅历,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了一种短板。

他已经不再年轻,这些年摸爬滚打,跳来跳去,身上被雕琢和打磨的痕迹太过明显,遗憾的是,却始终没有融会贯通自成体系,有些习惯或者说陋习,会像放射源一样,根深蒂固的存在,换句话说,未来的可塑性,肉眼可见。

李牧想找的,是郑春来这样的大神!

但是没办法,他现在缺人,尤其缺搞项目的,现在还真不是宁缺毋滥的时候。

黄开生倒是雄心万丈,他一直想找一家新公司,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价值,真正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