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老祖宗传下来的救命偏方 > 补气益血,饮食调节

补气益血,饮食调节

【偏方】

里脊粳米粥。

材料:猪里脊、粳米各50克,花椒、食盐、茴香、香油各适量。

做法:做成粥喝,每天2次。

【问诊记】

今天刚上班不久,就有一个人来到医院。他这边瞧瞧那边看看,偶尔还走过中药处装草药的格子旁边仔细观看。护士小王好奇地问他做什么,原来他曾经是个游方的郎中,现在专门研究中医,可能是听闻别人传言我这有什么新奇的方子,今日特意来取经。按理来说,医生一般最为忌讳这种事情,可我不这么想,我愿意把我研究的药方和爱好中医的人士交流,这样中医才能发扬光大。于是,我将他请到我的办公

室。

经过一番交流,我得知他是来咨询如何补气益血的。对这个病理,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补是补药或者补品。其实“补”字,在中医理论中的解释并不是这样的,而是一种概念,就是固摄。补就是将自身的精气神与气血能量固摄住,保持动力,保存自身现有的能量和实力,不做无谓的失散。比如说,你是个先天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人,只要固摄方法得当,保存自身现有的能量,帮助自己平衡阴阳、疏导血脉,就是补,就是养,你的身体不一定会不好。而一个身体先天很好、很壮实的人,饮食无度,夜夜笙歌,**无度,每天都吃

补品、补药,就像服用兴奋剂一样,只是给身体多一些外力刺激而已。其实,他自身的机体已经难以平衡阴阳,也无法固摄能量,在他消耗完自身先天的元气与精气后,他会大病不起或是暴病而亡。先天的精气神就像银行的存款一样,只知道支出,而不知道积存,如何能够长久?一旦存款花完了,不是乞讨就是饿死。以前的皇帝和达官贵人,天天进补人参、鹿茸、阿胶,很多人却不如粗茶淡饭的老百姓长寿。毕竟,补养气血、固摄能量与保持动力不是靠吃补药和补品就能办得到的。

气血到底从何而来呢?《黄帝内经》里讲得很清楚:胃经主血。

胃是气血生化的源头,是我们的后天之本。人活着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都要依靠胃消化,然后经过脾将全部精华上输给心肺等脏器。所以脾在《黄帝内经》中被称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脾需要了解四方的情况,知道各个脏腑对气血的需要来保障供应。脾又被称为“仓廪之官”,所以脾是五脏六腑的“后勤部长”,胃是气血原料的制造者。脾、胃合起来就是气血的来源。

【小偏方】

根据这些理论,我们知道如果能调理好脾胃,补血益气就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了。在这里,我推荐一方。照例先说材料,猪里脊、

粳米各50克,花椒、食盐、茴香、香油皆适量。将里脊肉洗净,剁成肉末,放入食盐、花椒、茴香、香油调拌,待用;用粳米煮粥,在粥快煮熟时放入上述原料,再煮至肉熟米烂;每天吃2次。猪里脊就是猪脊背上的瘦肉,质地柔软细嫩,含蛋白质20%左右,并富含维生素B和铁等,而且猪肉味甘咸、性平,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粳米健脾益气。花椒、茴香既可调味,又可温中补虚,全方位地滋养阴血。这种粥不仅能补气益血,而且时常服用,能令肌肤润泽光滑。

其实,补气血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也没有什么秘方、绝技,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