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 > 第四节 摇曳生姿的皮影艺术

第四节 摇曳生姿的皮影艺术

将军表演,演了《尉迟平寇》《子卿还朝》这两出戏,对于一些人向元朝投降的举动有所讽刺。“诚非一时耳目之玩者也”,说明诗人对于这种艺术的欣赏。除了完整的剧本之外,还有对时事的嘲讽,这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了。

傀儡戏对我国元杂剧,尤其是南戏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到了明清之后,傀儡戏和文学的结合更加紧密。如在革命年代,皮影艺人们创作了《白毛女》《血泪仇》《九件衣》《刘胡兰》等现代傀儡剧,是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皮影的制作工艺

皮影造型风格独特,在我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皮影戏为了适于幕影表现,在形式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美学模式。皮影的制作,主要也根据其造型而来。为了让读者对皮影制作有更好的了解,编者拟先对皮影的造型艺术进行介绍。

皮影在造型上主要有四个特征。

一、人物造型平面化

皮影中的人物设计,一般都采用侧身五分脸或七分脸的平面形象。

二、人物造型艺术化

为了达到表演效果,工艺师在设计时一般采取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人物的装束与面容神韵生动形象、夸张幽默。

三、人物造型卡通化

皮影是很简单的傀儡戏,其人物一般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比较容易操纵,很容易实现机械性的动作表演。同时,为了达到表演效果,人体比例通常是上身与双臂偏长。

四、人物造型戏曲化

现代皮影的人物造型,和京剧有很多相似之处,按戏曲生、旦、净、丑的模式进行设计。

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皮影艺术也就不尽相同。如以陕西为代表的西北传统皮影,其人物造型精细秀丽。而以河北为代表的中国东北部地区的传统皮影,人物造型则是淳朴粗犷而不失典雅。

皮影人物造型,在制作时都要按生、旦、净、丑的角色来设计。在京剧中,白脸的一定是奸臣,而红脸的肯定是忠义的化身,皮影也采用这种程式化的脸谱来表现人物的刚柔美丑和善恶忠奸。因此,在制作时,对文雅秀丽的生、旦角色,一般都用阳刻空脸脸型,来表现人物的纯真和美丽。而对于花脸、丑脸角色,则多采用阴刻实脸脸型,从而勾勒出其各种丑态。有的时候,为了达到戏剧性的艺术效果,工艺师在制作时会采用实空结合的脸型,这样可以使面部造型在影窗上显出更大的色彩反差。

皮影制作在古代达到很高的水平。古代的皮影艺人,对于发型、头饰、巾帽和服装,都非常讲究,按照人物的行当身份来设计,什么角色穿什么着装。皮影人物除少数专用外,大多可以通用。一般来说,只要在身条上换一个相应身份的头楂,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