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 > 第四节 历史文明的幽光——青铜器

第四节 历史文明的幽光——青铜器

复杂技术问题外,还必须具备大型熔炉。铸造该鼎,大约需要两三百名工匠密切配合,这商朝中期青铜铸造业的宏大规模由此可见一斑。

后母戊鼎纹饰美观庄重,其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纹饰增加了大鼎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也因此而更高。

飞旋的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于1923年在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为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现在一个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个收藏于河南博物院。

莲鹤方壶一对两件,只是在高度上有细微的差别。故宫藏高125.7厘米,称作“立鹤方壶”,河南博物院藏高126.5厘米,称“莲鹤方壶”。这两件艺术品等重,均为**.28公斤,口呈方形,长54厘米,长30.5厘米。壶身为扁方体,腹部装饰着蟠龙纹,龙角竖立。壶体四面各装饰神兽一只,兽角弯曲,肩生双翼,长尾上卷。圈足下有两条卷尾兽,身作鳞纹,头转向外侧,有枝形角。承托壶身的卷尾兽和壶体上装饰的龙、兽向上攀缘的动势,互相呼应。壶盖被铸造成莲花瓣的形状,一圈肥硕的双层花瓣向四周张开

,花瓣上布满镂空的小孔。莲瓣的中央有一个可以活动的小盖,上面有一只仙鹤站在花瓣中央,似乎在昂首振翅,又似乎在眺望远方,造型生动活泼。

莲鹤方壶是我国春秋中后期青铜铸造艺术的卓越代表,以其造型独特、制作精工而享誉世界。在造型上,它一改西周以前青铜器的浑穆风格,开始变得轻盈而秀美,优雅中令人感到亲切。其雕刻非常精美,线条流畅,造型复杂,却又不失简淡。

莲鹤方壶最精妙的在于仙鹤。那只鹤带着整个方壶,好像要飞动起来一般。在这件卓越的艺术品身上,鼎的笨重与鹤的轻盈,鼎全身奇诡的花纹与鹤的清新俊逸,构成了鲜明而又奇妙的对比。壶身体积很大,且呈现出一种下沉的趋势,而雕刻者则力求展现仙鹤向上飞旋的态势。这样一来,好像整个鼎器都插上了翅膀。

位于壶上方的仙鹤踌躇满志,跃跃欲试;而底座的两只身体弯曲的怪兽,则好像是准备将方壶凌空托起一般;此外,方壶颈部的飞龙和腹部下的小龙,都被雕刻成一种攀缘或者准备攀缘的态势……这些,都让笨重的方壶呈现出一种轻盈和飘逸的特点。呈盛开状的莲花花瓣也格外引人注目,它既有烘托飞鹤的意思,又有一种张势,好像天上的祥云,成为带动整个画面飞旋的关键要素。

三星堆青铜器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鸭子河南岸,现在划定面积12平方千米左右,距今5000年到3000年,历史悠久。三星堆遗址是迄今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三星堆遗址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它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是华夏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遗址于1929年开始发掘,一直持续到现在。1980年,考古人员在三星堆遗址中考古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引起世界轰动。在三星堆遗址中的青铜器被发现之前,我国已经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其中包括被称为“镇国之宝”的后母戊鼎。那么

,三星堆青铜器为什么还能引起世界轰动呢?

据考古专家鉴定,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其制作时间至少在3000年以上。这些青铜器属于古代四川的某个国家(考古学从属地定名为古蜀国),形式多样,有人头像、立人像、跪坐人像、兽面具,还有罍、尊、盘、戈等器具,以及大量的装饰品,此外包括铜鸟、神树、铜鹿和其他动物类头像等。

这些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和当时的中原地区相差不多,真正引起人们兴趣的,乃是其人像的造型。在出土的青铜人像中,表现人物眼睛的特别多。有的青铜人像,面部模糊,仅仅是人物脸部的夸张造型,就好像一张面具一样。在硕大的脸部中,有两只突出的眼睛,眼球呈圆形,几乎要爆出,直愣愣地瞪着。这种迥异的造型,引起了各国考古学家的强烈兴趣。一般认为,这些眼睛突出的人像面具,正是古蜀国开国君主蚕丛的神像。据相关文献记载,蚕丛的眼睛也特别突出。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人像,高2.62米,重180多公斤,是我国早期青铜器中罕见的全身青铜人像。人像头上有冠,面部夸张,眼睛突出,耳朵悬垂,穿着左衽长袍,脚下佩戴脚镯,显得威武高大而又不无神秘。人像明显比真人高大,一般认为这是宗教祭祀的神像,反映了古蜀国浓厚的宗教气息,神像的原型则可能是古蜀国的开国君主蚕丛。

除了青铜人像外,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也非常著名。青铜神树出土于19**年,共8棵,出土时树干断成三段,考古人员花费了10年的时间才修复完成。青铜神树按大小排列,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号神树。一号青铜神树树干高384厘米,通高396厘米 ,由树座和树干两部分组成。一号神树有3簇树枝,每簇3枝,共3枝,树上共有9只小鸟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