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 > 第二节 与烟草展开的精神抗争

第二节 与烟草展开的精神抗争

现在,吸烟有害健康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其实,对于烟草的害处,在烟草刚传入中国不久就有人认识到了。明代末年,抽烟成风,很多地方都种植烟草。这样一来,原本用于耕种粮食的土地被大量占用,国家粮食储备短缺。鉴于此,崇祯皇帝下旨禁烟。此外,很多名人也认识到抽烟的害处,并与之展开斗争。

崇祯皇帝禁烟

1639年,一个举人进京赶考,却在即将考试的前一天被斩首示众。他究竟犯了什么罪呢?罪名说来荒诞,携带烟草进京,私下贩卖。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就抽个烟,贩卖个烟草,至于斩首示众吗?抽烟在现代顶多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而在明代崇祯皇帝统治期间却是死罪。

据史籍记载,崇祯皇帝曾先后两次下诏禁烟。在诏令中,崇祯皇帝要求国民戒烟,禁止官员在衙门等公共场所内吸烟。史料《玉堂荟记》记载,“己卯,上传谕禁之,犯者论死。”己卯年,即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由政府发出的第一道禁烟令。

那个举人不知道皇帝已经下诏开始禁烟,撞在了枪口上,真是可惜。

不过,禁烟令

没颁布多久就被解禁了。四年之后,崇祯皇帝再次下诏禁烟,与第一次一样严厉。明末史学家谈迁在《枣林杂俎》中记载了这件事:“敕禁私贩,至论死。”(朝廷下令,严禁民间贩卖和吸食烟草,情形恶劣的,要论处死罪。)

崇祯皇帝为什么要禁烟呢?学者杨士骢认为,禁烟是为了防止“亡国”。崇祯皇帝是燕王(永乐皇帝)朱棣的后代,北京又被称为燕京。“烟”与“燕”音相近,“吃烟”就是“吃燕”,有“吃掉”燕王的后代,破燕京、灭亡明朝的嫌疑。为了避讳,崇祯皇帝下令戒烟。

诗人吴伟业在《绥寇纪略》中记载,明熹宗天启年间,坊间曾流传过一首童谣,其中有一句是:“天下兵起,遍地皆烟”。有人说,烟草的风靡是亡国之兆,建议崇祯皇帝下令禁止。

这当然有点事后诸葛亮的想象和揣测。真实的情况是,烟草的风靡导致烟草价格极速飙升。当时,种烟草的收入是种其他作物的十倍左右,以至于大家都纷纷抢种烟草。这样一来,粮食的产量就减少了,对以农耕为基础的明王朝极为不利。大臣洪承畴观察到这种现象后,就建议皇

帝下令禁烟。

纪晓岚戒烟

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的人,都对纪晓岚手里面拿着的那根大烟袋印象深刻。纪晓岚生性嗜烟如命,有“纪大烟袋”之称。乾隆皇帝颁布禁烟令之后,纪晓岚曾多次戒烟,但都半途而废。

一次,纪晓岚告诉乾隆,他真的戒烟了。可是,他的死对头和珅一天坐着轿子从街上经过时,却发现烟贩正在给纪晓岚装烟,便进宫对乾隆说纪晓岚根本没戒烟,犯了欺君之罪。乾隆听后很不高兴,带上和珅来到纪晓岚的住所。纪晓岚正在抽烟呢,听说乾隆来到,匆忙将烟塞到袖口中,神色慌张地出去迎接。

乾隆皇帝一看就知道纪晓岚在抽烟,但也不点破,不动声色地在椅子上坐下。纪晓岚急得团团转。乾隆说:“你不是喜欢对对子吗?朕就出一联让纪爱卿对对。”

说完,就出了上联:“吞吞吐吐,吐吐吞吞,愈吞愈吐,愈吐愈吞,意为何事而如此吞吐?”

纪晓岚对:“进进出出,****,愈进愈出,愈出愈进,因袖要冒烟而进出。”

说话间,纪晓岚袖口直冒烟,他狼狈地对乾隆说:“皇上,烫死我了!”乾隆看到他的窘态

,不禁大笑,没有处罚他。

之后,虽然乾隆一再劝纪晓岚戒烟,但他到死也没有戒掉。他曾说:“每天写作的时候,吸上几口便思如泉涌,挥洒自如,缺乏它时,便文思枯燥,寂寞难耐啊。”他对于烟草的喜爱,由此可见一斑。

齐白石戒烟吟对联

齐白石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大画家,但他没有在专门的美术学校学习过。他年轻的时候,跟随一个叫周之美的工艺美术家学习。这个周之美是个雕花巧匠,不论人物花鸟,经他一雕,就栩栩如生。他嗜烟如命,经常说,只要过足烟瘾,就可雕出好花。为了学艺,齐白石每月都会拿出不少钱来买烟孝敬他,自己也逐渐养成了吸烟的习惯。

当时,齐白石为了钻研诗词,砥砺学业,曾邀请挚友罗醒吾、黎德恂、王仲言等人,组织一个了罗山诗社,常常一起吟诗作赋,探讨文艺。一天,诗社聚会的时候,齐白石提出应该定几条“修身立志”的社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不赌钱” “不*女” “不嗜酒” “不吸烟”等条例。齐白石对前几条都赞同,就是不同意“不吸烟”这一条。

看到大家争论的面红

耳赤,喜欢开玩笑的黎德恂站起来说:“其实,吸烟这东西并非坏事,它是早见经传的圣贤之道呀,连孔圣人都喜欢吸烟。”大家一听,都愣住了,连忙问,你这典故出自哪里啊?那个时候有香烟了吗?黎德恂不正面回答,而问:“我们这里,谁是孔圣人最忠实的门徒啊?”大家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