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 > 第四章

第四章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艺术瑰宝

我国武术起源比较早,可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宋代趋于成熟,并在明清时期走向鼎盛。

中华武术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古代的武术家们都要遵守哪些规则,能够无拘无束吗?金庸和古龙武侠小说里的武功是不是真的?晚清的十大高手分别是哪些?他们之所以扬名,仅仅因为武艺高强吗?还有,武术家们都使用什么兵器呢?有倚天剑那样的利刃吗?这些问题都等着我们一一探寻。

——

第一节 中华武术发展历程及武艺

中华武术并不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武功,它的范围要广得多,在武艺之外,还糅合了社会哲学、伦理学、中医、美学等传统文化观念。

一个优秀的武术家,除了需要熟稔某一方面的技艺之外,还需要高尚的品格。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武者共同遵守的准则及武德。

武术的起源及其发展

武术是一门格斗的技术,它的所有招式,都是用来击败对手的。因此,在武术产生之前,要先有对手。在原始社会初期,部落尚未形成,因此几乎没有战争的可能性,那么,当时人们的对手是谁呢?据春秋时期的一些书籍,如《庄子》和《韩非子》等古籍记载,人类那个时候的主要对手是一些凶猛的禽兽。当时人们还没有学会种植农作物,为了捕捉到猎物,就慢慢总结出一些粗浅的招式。这就是原始的武术。

到了新石器时代后期,先民们凭借自身的聪明智慧,不但总结出了一些原始的武术招式,还改进了捕猎工具,其中不少是现代武器的雏形,如石刀、石矛、石斧、石镖等。到了商代,先民们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青铜兵器大量出现。在这些武器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弓箭的发明,这是人类最早的远射程武器。据说,这种武器的发明,其灵感来源于人们看到落在柘树枝上的鸟在飞走时被弹回来的树枝打伤。人们用绳子把树枝绷成弓,将木棍刮削磨细做成箭,一把原始的弓箭就制成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武术和生产力,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始终有着密切的联系。

到原始社会末期,不同的族群开始组成各种

各样的部落,为了争夺食物和资源,战争出现了。战争的出现,直接推动了武术的发展。为了战胜和自己一样聪明的人,就不得不采用更加具有攻击效果的方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神箭手大量出现,如楚国有一个叫养由基的射手,可以在百步之外射穿杨树叶,成语“百步穿杨”就来源于此。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为了打胜仗,每个国家都很推崇武术。如魏国著名宰相李悝,为了鼓励老百姓习武学射,在碰到难断的案子时,竟然用射箭水平的高低来评判,箭术好的那一方获胜。当时尚武的风气由此可见一斑。据说,在李悝这种歪点子的促使下,魏国百姓都争先恐后地练习射箭,而魏国的战斗力也因此得到空前加强,接连打了很多胜仗,成为战国初期的霸主。

与此同时,冶铁业的发展,也极大程度地推动了武术的进步。很多锋利的兵器得以发明,为了保命,人们更加勤奋地钻研武术,以便使自己在战斗中处于有利的一方。之后,一直到唐统治的这段时间里,在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压力下,我国武术一直呈现向前发展的态势。

到了宋代,武术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逐渐成熟。另外,古代的气功、导引等传统的健身术,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这时也开始成熟。健身养生与传统哲学中的阴阳、五行、八卦学说和中医理论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内丹术”“八段锦”“易筋经”等武术都在这个时期形成。此外,宋代市民经济发达,杂技表演走向鼎盛。为了进行更好的表演,杂技演员私下往往勤练武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武术如鱼得水,左右逢源,迅速发展成熟起来。

到了明清时期,武术发展走向顶峰,并出现了一些专门描写侠客的书籍,如《三侠五义》等。同时,各个武术流派开始出现,我国传统武术发展到达顶峰。

江湖也有规矩——武德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这句话在我国武术界流传很广。在中华武术漫长的发展岁月里,不仅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独特的理论、技术、功法,也建立了一套与武术密切相关的道德体系。这

种与武术相关的道德体系,就是人们常常所说的武德。

我国武术门派千差万别,但各个派别都将培养武德作为习武者的首要任务。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国武术总结建立了哪些武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呢?

一、学武是为了自卫

我国古代武术的一切招法都以如何打败对手为出发点。因此,武术动作是在对人体的生理结构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之后,针对各个弱项环节设计出来的。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乔峰则一个人战胜了千军万马,帮助大辽皇帝平定了叛乱。这其实是小说家的浪漫,因为武术在千军万马的战斗中作用微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