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小窗自纪(精装典藏本) > 第四十则

第四十则

以晋人之风流①,维以宋人之道学②,人品才情,总合世格。

【注释】

①晋人之风流:即魏晋风流,也称作“魏晋风度”,为文化史上的专有名词。“风度”原是魏晋时用来品评人物的词语。魏晋时期,人们对人物的品评由道德风范转向人物外貌,进而发展到人物的精神气质。

②宋人之道学:道学,始见于《隋书·经籍志》,原指老子创立的有关道的学说,它包括哲学的道家、宗教学的道教以及属于人体生命科学范围的内丹学。中国古文献中凡较严肃的学术分类或艺文志书,皆以儒、道并举,未有将儒家学说称为“道学”者。《宋史》立“道学传”,遂致“伪道学”之诮。

【译文】

把魏晋年间狂放不羁的名士风流做派,规制于宋人严谨刻板的道学,(只有如此)人品才情,

才能够合乎人间世道。

【评点】

魏晋名士言谈超拔,举止飘逸,风度卓然,过一种完全艺术化的人生。他们以“竹林七贤”和“兰亭名士”为代表,狂放不羁、率真洒脱,谈话意旨玄远,文采辞章华丽好看。

他们的人生确实很精彩,例如竹林七贤散坐谈玄,王羲之等兰亭名士兰亭聚会。他们有的吟咏啸歌,有的沉思默坐,有的树下打铁,有的笔墨人生,过的是一种艺术化的人生。

问题是,有的时候,他们把艺术化人生给演绎得有些过了。比如《世说新语·任诞》记载:“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意思是刘伶喝酒放纵,在家里****,有人责备他。刘伶说:“我把天地当作我的房子,把

屋子当作我的衣裤,诸位为什么跑进我裤子里来!”

还有:“诸阮皆能饮酒,仲容至宗人间共集,不复用常杯斟酌,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时有群猪来饮,直接去上,便共饮之。”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令世人侧目。

宋人道学,即后人所说的“宋明理学”。所谓理学,是指直接承继孔子到孟子的先秦儒家,同时也有选择性地吸收扬弃了道家、玄学、道教以及一些佛教思想的一种新的思想体系,由北宋程颢、程颐建立,南宋朱熹集其大成。一篇《畅谈朱熹和他的名言“存天理、灭人欲”》的文章中,援引了一系列数据:

“《明史·列女传》中记载的妇女,其中有守节养亲37人,未婚守节9人,扮男装守贞从军、经商2人,殉夫44人,未婚殉夫1 1人,守节拒强逼嫁

卖自尽1 1人,拒强娶自尽1人,被夫弃而为尼自尽1人,被籍没自尽2人,与姑、夫失散而自尽1人,名声被污自尽1人,失火不出而死2人,水灾因见男子**甘愿溺死3人,兵乱将至自尽175人,拒辱自尽12人,拒掳辱抗贼被害38人,国破从夫尽节9人。

……这些贞洁烈女,《后汉书》中记载7人、《晋书》中有15人、《魏书》和《南史》中10人、《隋书》中7人、新旧《唐书》中有20人,到了《宋史》中还不是很多,记载增至37人。

但《元史》猛增至174人,《明史》更增至300余人,《清史稿》则更增至500余人!

而且元以后更有大量未婚女子为素昧平生的聘夫守节者(《清史稿》中多达22人)!

《明史》中记载,尤氏夫死后恶少说她美

目流盼,便使用石灰揉瞎眼睛,自缢未死,又撞石而死!

《清史稿》中更记载一女子因为睡觉时帘子开了,疑心被人偷看,于是自杀而死!

宋朝以后,守节女子空前增多,为了守贞,动辄轻生,大约就是因了这句话:“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它出自于程颐之口。朱熹又进一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理学兴盛,致使宋朝以降,人们谨言慎行,穿衣打扮都迥异于唐人——唐人穿衣袒胸露臂,宋人穿衣严密裹身;更遑论理学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使得妇女或主动或被动地为守节丧失性命。如此种种,也令后世人侧目。

魏晋风流和宋明理学发展到后来,都偏离了中庸之道,故而显露种种怪相。倒不如把二者结合起来,狂放稍敛而克制稍去,以达平衡,这样才能收放有道,云卷云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