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史书三国传 > 第139章,铜雀台(1)

第139章,铜雀台(1)

果然不出郭嘉所料,曹操在柳城按兵不动,不过十日,公孙康便差人将袁尚、袁熙和苏仆延及楼班的首级送来,曹操大喜,封公孙康为襄平侯兼左将军之职。

二袁已死,曹操消去了心头上的隐患,决定搬师回邺。

为了巩固北方壃土,防范匈奴及鲜卑人,因阎柔、牵招曾常年在北方活动,与匈奴及鲜卑人打过交道,曹操故将二人留下,阎柔任幽州刺史、赐关内侯,统领幽州兵马,牵招任护乌桓校尉,驻守柳城,田豫及田畴则随军南撤。

曹操此次南归的路线选择的是柳城向东南沿渤海沿岸一路,这一路地势平坦宽阔,北征的时候因雨水阻路无法通行,而现在已是深秋季节,雨水稀少,路又好走了。

大军行进速度很慢,因为郭嘉病重,躺在马车里,经不起剧烈的颠簸,曹操故而让车队缓慢行进。

待到达昌黎的时候,曹操让军队暂驻。

这里向东离大海已经不远,曹操有心到大海边去看一看,如果不是在行军途中的话,曹操肯定要跑到大海边上去,仰望着大海,然后冲着大海张开双臂高呼一声,大海,我来了!

既使不能到海边,曹操也想望一下大海的壮阔景象,于是曹操便登上碣石山,僚望大海,大海瞬间展现在眼前。

那种波澜壮阔的景象触动了曹操感念,灵感突现,他随口吟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吟完,行军主薄杨修将歌词记下,赞叹道,“好诗,好诗啊!”

曹操欣然一笑,“祖德过誉了,祖德,你知道我为什么把你带在我身边任行军主薄吗?”

“在下不知。”

“那是因为我看中你有才华,我这一生中最敬重的就是有才华的人,我不妨先告诉你吧,回到邺城,我想把天下有文才的人都召集到邺城,成立文学社堂,让他们吟诗作赋,繁荣文学艺术,你看如何?”

“绝妙,绝妙啊!”杨修赞道。

两人边谈边往回走,一个卫兵忽然急匆匆地来报,“曹公,郭先生病危,他说有话要对曹公讲。”

曹操吃了一惊,跟随卫兵匆匆赶到郭嘉的帐房。

郭嘉躺在床上,见曹进来努力地想坐起身来,曹操忙把他止住,“奉孝,不要起身,好好躺着。”

郭嘉吃力地道,“主公,我想我不久便离于人世,有一些话我要讲给主公听……”

“奉孝慢讲。”

郭嘉道,“主公,您平定了北方之后,现在对主公威胁最大的只有刘备和江南的孙权了,益州刘璋暗弱无能不足为患,荆州刘表素无大志也不足为虑,主公只要兵锋所指,此二人尽可归降,唯独刘备,他十分隐忍,胸怀大志,主公若回到许都,最先办的事就是剿灭刘备,孙权自持有长江天险必不归王化,主公若征讨他需要有耐心……”

郭嘉说着便十分吃力了,目光渐渐浑暗起来。

“奉孝不要着急,慢慢讲。”

“主公……”郭嘉休息了会,又睁开双眼,“西凉马腾与韩遂你不得不防,他们自持边远桀骜难驯,主公可让他们送质子来许都,可有效地约束他们……”

“奉孝,这些,我都记住了。”曹操的眼泪流了出来……“奉孝,我想召辟司马懿到军中任职,你看司马懿此人如何?”

郭嘉道,“主公,司马懿善于心计,诡计多端,是个难得的人才,可我观司马懿此人比较隐忍,才不外露、是个有大志向的人,主公若想用他最好不要委以兵权,以防不侧。”

曹操点点头,“奉孝,我知道了,你要好好休养,不要急燥,身体会好起来的。”

“好的,主公……咳咳……”郭嘉又急促地咳喘起来。

“军医呢,来人!来人!”

军医匆忙而至,“曹公,”

“你要用最好的药物给郭先生治病,要想尽一切办法将郭先生治好,否则,军法从事!”

军医胆颤心寒,连连道,“是,是,遵命,遵命。”

“下去吧。”

军医倒退着离开了。

郭嘉吃力地抬起手,“主公,人生在世,富贵在天,即是我治不好,你也不要责怪军医,这样,在九泉之下我心里也不安。”

“奉孝,你没事的,你会好起来的……”

当夜,郭嘉病逝,享年37岁。

曹操十分悲伤,就地安葬了郭嘉。

到达邺城,曹操并没有急于去许都向皇上表功,而是在邺城小住起来。

此次离开柳城北上去攻打三郡乌桓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年时间,但曹操却感到如隔数年,由许褚陪着骑马在邺城内东逛西逛,感到哪儿的景象都十分好看,在漳水以北的一块空旷的草地上,曹操骑在马上驻足往漳水下游观望了许久,若有所思。

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次日黎明他便把荀攸找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