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索忆幸福里 > 第8章 避难麻城

第8章 避难麻城

麻城是父母的家乡,位于河南、安徽、湖北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区,距省会武汉市100多公里。

麻城是有名的革命老区,由于处在丘陵地区交通闭塞,解放后那里长期贫穷落后,进出麻城主要依靠106国道这唯一一条等级公路,而且路面窄,路况差。

经过两天的奔波,我们终于回到了老家。说起来,这是三年来我们全家第二次回麻城,之前的一次是在1974年年初。那时父亲到湖北枣阳做外调,出发时将我和二姐顺路带回老家,工作结束时已临近春节,于是就安排母亲带着大姐从天津赶到麻城团聚。

那次麻城之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独具特色的地方美食、白沙碧水的大沙河、骨肉情深的远近亲属,还包括我在县医院接受阑尾炎手术的苦涩经历。

多吃乱跑是男孩子的典型行为,当年七岁的我也不例外。就是这个原因,让我一下子得了急性阑尾炎,幸亏父母及时把我送到县医院接受开刀手术,否则很可能导致阑尾穿孔的严重后果。手术是做了,但每天静卧输液对于一个顽皮乱动小孩子来说实在难以坚持,所以第二天我那只输液的手就因为经常乱动而肿胀起来。

大姨家的小哥大我三岁,得知我住院手术既关心又好奇,总是跑来医院看我。那天他来病房,一看到我那只肿胀的手,马上回头冲着同行的大人一边比划一边惊呼,“哎呀呀,不得了哇,表弟的手肿得像个包子样,好嘿人(吓人)呢!”

如果说上次回老家是一次省亲之行,那么这次回来就是躲避之旅。

父亲家的老屋坐落在城中心的冷家巷,是一幢坐东朝西的石基土坯房,有一个堂屋、四个厢房,灶房盖在堂屋后面,茅厕则搭在户外。记得那时城里的百姓大都住这种房子。

老屋住着奶奶和四伯父一家。父亲兄妹六人,爷爷早已去世,大伯年幼夭折;二伯壮年不幸溺亡,他的一双子女就是如今张家的大哥大姐;三伯、姑姑各自成家单过。父亲排行老五,入伍那年没有和四伯分家,所以这次回来照例住老屋。

奶奶年近80岁,人比较瘦,有些驼背,但身体硬朗。她满头银发,脑后梳了个发髻,因患青光眼,视力近乎失明,但这并不妨碍她微笑着招呼来人。遇到像我这样孙辈的小孩儿,她总是用浓浓的麻城话和蔼地问,“乖,你起点儿么司(你吃点儿什么)?”

四伯在饮食服务公司当经理。这公司属于集体性质,据说是解放初期将县里许多小摊小贩组织合并而成。

四伯有两儿两女,年龄和我们姐弟三人相仿。我们一家的到来着实给四伯一家带来诸多不便,老屋一下子多了五口人,房间肯定不够用,但为了照顾生病的父亲,四伯把采光最好的西南厢房腾出来给父母住。我们姐弟三人则被分别安排到其他亲戚家。

母亲这边的亲戚主要是她的姐姐和弟弟,也就是我们的大姨和舅舅。大姨和舅舅也都住在城里,两家相隔只有几百米,平时来往就很亲密。

为了让我们这一家在麻城住得安心,两方亲属商定,除了安排父母住老屋,我们姐弟三人先安排在张家亲戚这边儿,以后随意。

从8月下旬到10月底,我们一家在麻城老家住了两个多月。这个时期,每家亲戚都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们,眼见父亲在一天天在消瘦,大家看在眼里,痛在心里,都想尽可能地分担父亲的痛苦,让他多一分高兴和快乐。

姑姑作为父亲唯一的姐姐,看到自己最小的弟弟深受病痛折磨心里极为难过,多次暗自伤心落泪。姑姑住在老屋附近,几乎每天她都来老屋看望父亲。为了不让奶奶有所察觉,她还刻意哄骗奶奶。对于我们姐弟三人,姑姑更是格外怜爱。她知道我们爱吃炖小鱼,总是催促姑伯去远处水塘捕鱼。

二伯母不善言语,与人无争,总是盼着我们姐弟三人去她家,好给我们做我们最爱吃的盐菜炒饭。

二伯母家的书文大哥更是忙前忙后。二伯去世早,大哥一直把我父亲尊称为“父”,父亲病重,大哥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他在棉纺厂做维修工,工作之余多方打听有益于父亲调养的药方食方。平时也总是抽出时间地陪父亲聊天。大哥的未婚妻也十分知情达理,主动协助大哥照顾我们。

三伯在远离城厢的招待所做厨师,尽管工作忙,但只要有空,三伯就亲自下厨给父亲调换口味,同时叫上周家表叔(父亲他们的表弟),一起陪父亲回忆童年的美好时光。

四伯虽然工作繁忙,但还想方设法搞一些土特产让父亲品尝,以此来舒缓病痛的折磨。四伯还同其他亲戚一道联系城关小学,让二姐和我在那里借读,以免耽误学业。

大姨一家经济条件不怎么好,但大姨天生乐观,性格随和,除去做家务,闲暇时她也经常来到张家老屋看望父亲,同时招呼我们姐弟三人到去她家吃饭玩乐。

舅舅是麻城县委专职宣传干事,是当地有名的写作笔杆子,他写的专题报道已经多次被中央及省级新闻机构采用。舅舅工作任务重,尤其需要下基层采访。作为母亲的娘家人,他心痛自己的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