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我家的后院通现代 > 第116章 班里来了新同学

第116章 班里来了新同学

小美看周惠芳为一颗青菜那副八辈子没吃过的样子,忍不住笑了:“阿姨,这好办的很,村里人家都种了好多菜的,自己吃,多余的就腌咸菜,我们可以在村里收菜的,什么品种都有的,村里人能用菜换钱,开心还来不及呢,肯定行的。

村里种的萝卜、白菜、莴苣、菠菜等,也非常好吃的,到时候也这样操作吧?”

周惠芳点点头:“要确保不能用农药和化肥哦。特别农药,绝对不能用。”

小美点头。

农药老家那里还没有呢,怎么会用到农药。

周惠芳继续道:“过了年,就卖你今年卖的那些时鲜菜什么香椿头、马兰头、枸杞头的,好贵的。

还有啊,我们现在吃的米大多数是外地米,你们那里是种水稻的吧?能不能弄点米过来卖?

米、面粉、油,这些都可以拿过来卖的。就用你的方法,问村里人收,可以价钱高一点。”

真正的原生态米、面、油,肯定会卖火爆。

小美闻言眼前一亮,对啊,她怎么没想到,村里人去沪市换米,我也可以和村里人换米啊。

一斤村里的粳米,换一斤半这里的粳米,村民无论再去沪市换籼米,还是直接把粳米卖掉,都能多赚点钱。

这真是双赢啊,既可以在自己的店里卖好价钱,又可以帮衬乡亲们,太好了。

这傻孩子,谁都想到了,就是忘了自己,你倒腾米,搬来搬去,累的是你自己啊。

水产店里生意很好,几个店员忙碌个不停:两个在给螃蟹进行包扎、装盒子;一个在招待进店买货的顾客;一个接电话和负责蟹票收取、发货。

忙不过来的时候,周惠芳要亲自动手的,她人头熟、待人热情,好多顾客都喜欢围着她问东问西。

小美看大家都忙,有心帮忙但也知道时间不早了,她还得赶回家上课呢,于是挺不好意思的,跟周阿姨打了声招呼,匆匆回家。

今天班级里有新同学加入,是小美家南面的大队书记云根家亲戚。

唐市地震后,云根夫妻俩匆匆赶去老家,半个多月后回来,带回来两个孩子。

大的和小华差不多大的年纪,小的和云根家双胞胎差不多大。

据说是崔会计哥哥家孩子,大的男孩、小的女孩,家里大人都没了,就剩这两个孩子了。

夫妻俩找到相关部门,要求把孩子的户口迁到苏城阳澄湖公社,挂在崔会计的户口本上,属于城镇户口。

当时政府正在积极想办法解决灾后人员安置问题,就一路绿灯,把这事办了。

两孩子跟姑姑姑父到田泾村时,村里又是全员出动看新鲜,本来地震后失去家人一直处于惊慌中的两个孩子,见到姑姑姑父刚有点安慰,又一路南下,远离老家,心里不免忐忑。

进了村不久,就见村里那么多人来家里看他们,吓得两孩子躲在房里直打哆嗦。

气的崔会计也爆起了粗口,虽然她骂人的话,村民都听不懂。

但看得出她是气急了,边哭边骂。

后来还是附近邻居帮着一起劝大家走吧:“都是一个鼻子两只眼睛,和你家孩子一样的,以后就在一个村里住着了,要看机会多的是。”

这才劝退大家。

就这样,两个孩子还是水土不服,生了病。

等病好,大的瘦了一大圈.

顾云根夫妇商量后,决定四个孩子都当亲生的来养:侄子成为大儿子,三个小的当三胞胎养大。

小美平时很忙,但她中午基本在家,对这场地震,她一直觉得自己没事先发现,没提醒,有责任。

心里也知道自己矫情,可就是放不下。

于是把这份自责就转移到了这俩孩子身上,没事就带着小华去南面。

南面就是顾云根家,两家前后连着,很方便。

小美姐弟俩去,每次都不空着手,几块糕点,一本小人书……渐渐地,四个孩子和小美姐弟俩成了朋友。

最大的那个叫崔建华,三胞胎中,原来的姐姐叫顾明珠,弟弟叫顾明玉,现在加了一个,叫崔明华。

崔建华其实在唐市是上学的,二年级了。

顾云根夫妇想让他接着上二年级,但这孩子说想和小美一起读书。

夫妻俩考虑了又考虑,觉得还是尊重孩子的选择吧,就和学校老师联系了,让他插班读一年级,还和老师打好招呼,就跟小美坐一起。

崔会计又事先找到王家,跟王奶奶几个大人打了招呼,说侄子原来性格可外向了,现在整天呆家里不声不响的,也不愿意结交小朋友,幸亏和小美姐弟俩能玩到一处,否则性格就变得太孤僻了。

现在插到小美班里读书,希望他能在这个大集体里,忘掉家庭的不幸,就像这个年龄的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健康成长。

请小美多多照应这个孩子。

王奶奶为首,王家人纷纷表态,两家是好邻居,几个孩子是好朋友,肯定是互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