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我家的后院通现代 > 第115章 周惠芳未雨绸缪

第115章 周惠芳未雨绸缪

心里把女儿骂了一通:你要么来了回去吃,要么吃过了再过来,要么把菜、饭端来表舅家一起吃。

哪个女儿看见妈来了,自己端着饭碗边吃边来串门的?

这货不是我生的!

越想越气,没好气问道:“你来干什么?”

王惠英扒了一口饭,边嚼边含糊不清道:“人家跟我说你来表舅家了,我来看看你。”

她觉得自己没啥不对的,忙的要死,中午家里也有很多活,只能趁吃饭的功夫来看看。也不想贪表舅家一口饭,就盛了饭过来看看,没错。

到底是自己肚子里出来的,又不好塞进肚子回炉,王奶奶忍气说道:“你先回去,我等下吃好饭去你家,你在家里等我。”

王惠英撇撇嘴,娘家穷,每次来不是打秋风就是教训她要对公婆好一点,跟妯娌好好相处,烦都烦死了。

但她又从小怕这个妈,所以也不敢多说什么,点头答应,和表舅夫妻俩打了个招呼,走了。

王奶奶在表哥家吃了饭,留了点现代买来的吃的:咸肉、香肠、熏鸡、饼干、糖,就匆匆告别来到女儿家。

王惠英平时一个人生活,老公和儿子都在公社里,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女儿是在片中上学了,中午带饭在学校吃。

王奶奶今天也没有功夫跟女儿废话,掏出给她的东西,是和给表哥家的东西一样的。

她过一个阶段就去兽医站,给女婿和两个外孙送点吃的,女儿这里送吃的,倒还是第一次。

直把王惠英看得瞪大了眼睛:妈妈这是千年的铁树开花了?!

王奶奶:真想一掌拍死她!

忍着气说道:“几个知青想吃螃蟹,想问你们这里买点,你看你自己能不能抓点?或者你几个小叔子能不能抓点?我不白差遣人的,只要三两以上的螃蟹,两毛钱一只,我买。”

女儿是嫁到渔业大队的,本身不会捕鱼的,好在渔业大队也有点地的,她还是种地为主。

但女婿的两个弟弟可都是捕鱼的好手,抓几只螃蟹,不在话下的。

“我自己能抓的。请人做几只蟹笼就可以了。那几个短棺材(骂人的话)和我话都不讲的,我为啥挑他们发财?”

两毛钱一只呢,他们想抓了赚钱?呸,想屁吃。

王奶奶气的白眼都不想翻了,抓起柴包就走:“你自己和表舅去说,抓到螃蟹让他带给我,你自己不要多跑一趟了。还有,这事不要对别人说。”

不想看到这个傻货,不要来田泾村。

王奶奶从女儿家出来,想了想,还是去了亲家家里,将要螃蟹的事说了一下,请女婿两个弟弟晚上也去抓螃蟹,抓到了送张南生那里,再带到田泾村。

王奶奶走后,亲家母感慨地说:“这亲生的怎么一点不像妈妈的?两个前头留下来的倒是和亲家母象。”

儿媳妇有她妈妈一半会做人,也不会弄成今天这般模样。

随后的几天,有渔业大队成员的加入,那螃蟹每天都会拿过来不少,而且,渔业大队的人,都是摇着船来田泾村,螃蟹用鱼篓子装着,一篓一篓地提到王家,没有一只缺胳膊少腿的,每只都是清水大闸蟹。

顺带还有其它水产。

周惠芳面对这样的活货,心里乐开了花,开这专卖店真是走的最对的一步了。

“小美,虾死的时间不长,也可以拿过来的,我们可以剥了虾仁卖掉,也有人来买死虾回去剥虾仁的,价钱都不比活虾便宜多少的。”周惠芳对小美说。

面对小美疑惑的眼光,周惠芳解释:“苏城话,欢迎和虾仁的读音是一样的。一般请客,都要点一道菜,清炒虾仁,冷盘后,第一道端上来的热炒就是这菜,表示欢迎大家,请吃好喝好的意思。

有的人家,喜欢剥了虾仁做给孩子吃,清炒也行,包馄饨也有,总之虾仁在我们苏城用处很大啦。

很多老人家,都会去菜场买那些将死没死,或刚死的虾,回家自己剥虾仁,这种虾仁还很新鲜,自己剥的总比直接买的虾仁更放心,特别给孩子吃,那更是特别小心的。

我们店里的水产,吃过的人都知道是正宗阳澄湖里的东西,所以,刚死的虾,拿过来,你看好了,买的人会很多。

当然,我们店里现在四个伙计了,两个绑蟹的人,还是有时间剥虾的。

剥好的虾仁,放冰柜里,能保鲜,人家也会来买的。”

小美听完后,忍不住伸出了大拇指:“周阿姨,你真是做生意的天才,被你这么一说,我感觉又看见很多钱在飞过来。”

心里想着,城里人真空,那些虾还剥虾仁,能剥多少啊。

象奶奶,每天在家忙的脚不点地,哪有那个闲工夫剥虾仁,吃虾都是囫囵吞枣的,嚼吧嚼吧能咽就咽下去,不能咽就吐掉。

周惠芳哈哈大笑。

笑完正经道:“螃蟹可以卖到元旦,但11月、12月的螃蟹吃的人不会很多,那时的顾客基本以拿票取蟹的为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