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少姝的山水 > 第18章 大眼目

第18章 大眼目

子猷清咳出声,大家才重又静下来。

他开口便是荡气回肠:“禹开贡赋已近三千年了,集众合力,为民谋福,《禹贡》一篇让我们懂得了何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句:出自《尚书 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意思是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才会安宁。)

虽无关乎时局,见兄长议及与国政多少有点牵连的话题,很是少有,子献从刚刚起就开始兴奋,急不可耐,想把心中的话都倾述一番:“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武帝开朝以来所定之‘户调制’,田租每亩每年纳粟4升,每户每年纳绢2匹、绵2斤,租调之外,不再以其他名目擅自征收,体恤劳苦,休养生息,殊为德政啊。”

(“苛政猛于虎也”:出自《 礼记 檀弓下》。)

(户调制:亦称“租调制”,汉末时期,曹操曾发布过一条律令,令曰: 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棉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户调”这一税名从曹魏起成为定制,属于一项重要的税收改革,与之前两汉实行的田租制相比,上缴额度要低,如两汉田租制明确规定百姓不但要上缴田租,还要上缴刍税和稾税,曹魏为天下苍生计,废除了二税,为恢复生产,为后来灭蜀,更为后世四百年之田租征收方法,奠定了基础,从历史长河的角度看,成就斐然。)

子猷微笑起来,示以沉默的赞赏。

少姝则睁大了眼,光听子献说话,亦能感到他心中热血沸腾。

“此一‘贡’字,实乃该篇之大眼目也。古来学究多解为‘贡赋’之贡,如子献所言,然“贡”字之本义,据《说文》贝部解为‘贡,献功也’,其意与贡赋尚有分别,不可不察。”子猷读书,真是“抠”到了字斟句酌的地步,且潜移默化地将此风带到了学生们身上。

(眼目:眼睛面目,在此喻义理关键之处。)

“是了,此‘贡’字确与彼‘功’字迭韵。”王文娟会心地低吟,“大禹之功,德泽华夏,照彻山水,可贯日月呵!”

(《说文》:《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由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 编著的语文工具书著作,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

见此,子献冒出个点子来,兴致勃勃道:“嫂嫂头回上山来,节会人多事忙,走马观花,想来也没看得尽兴,不如明日再起个大早,咱们重上源神庙祭拜如何?”

闻言,王文娟诧异地转头看一眼夫君,欣然道:“好巧不巧,你们哥哥方才还同我商量这事哩,看来大家想到一块儿去了。”

见子猷颔首,众人无不称心合意,又都笑起来。

第二日,郭家子弟们又随少姝前往源神庙了,仆从不多,少姝还唤上了骐骐,帮忙驮了三两组食盒。

这回走大路,经过一座高峨的石牌楼,便是平缓的山道,夹道柏桧笔立,林荫遮盖,隔开了亭午的日光。

(亭午:正午。如晋孙绰《游天台山赋》:“尔乃羲和亭午,游气高褰。”)

一路上,山鸟嘤嘤,微风习习,接序浏览行来,众人也不甚觉疲乏。

“土地松松软软,真想甩脱了木屐,就这样跑到山顶去。”子默激昂道。

“子献哥哥好主意,我等何乐不为?”没想到,少姝即刻付诸实行,跑到路边席地坐下,摘下了草鞋系在一起,仍旧搭在骐骐背上。

不多会儿,骐骐背上便挂了好多双了,它大眼温顺地一眨一眨,实足任劳任怨。

女眷们——当然除了王文娟——好歹还留着双袜子,再瞧子献子默兄弟俩,干脆赤了脚,在过往山民的瞪视下跣足甩袖而奔,这般情形,逗得小羲也是咯咯不已。

少姝怔怔地盯住少婵,瞠目结舌,可了不得了,姐姐竟然笑得流出眼泪来。

少婵弯了腰,捂着肚子,冲妹妹连连摆着手,上气不接下气:“无妨,无妨,我开心得厉害了,惯常如此。”

颤颤地抹掉因欢喜挤出来的泪珠儿,少婵好半天方抚平了心绪,她踩了踩脚下的土地,仍笑道:“这样子走山路当真舒服啊,要是每日都能这样享受就好了。”

“那还不容易,姐姐喜欢常来便是。”脱口而出了才后觉不妥,少姝颇有些战战兢兢地观瞧起姐姐面色来,却是无甚变化,依旧疏朗清爽,她终于放下一颗心,接口道,“唔,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赤脚行走的时候,就已经发现足底的穴位跟身体病症间有相当大的关联了,神医华佗作‘五禽戏’,‘亦以除疾,兼利蹄足’,可见此处穴位通达至关重要。”

(“亦以除疾,兼利蹄足”句:出自《后汉书 方术传下 华佗》,《三国志华佗传》亦有记载。)

“照此法养生,用不了多久,怡而汗出,身体轻便,吃饭也会比平日里香甜吧。”王文娟将活泼乱动的儿子递到仆妇怀里,微微起喘道,“方才迎面过去的那位老翁,气色红润,健步豪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