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少姝的山水 > 第17章 想入非非姑娘

第17章 想入非非姑娘

少姝点点头:“所谓分星,分野,想来大禹治水之时,确有天地相应的考量,才终有九州分定,四海会同。上古洪水肆虐,涂炭生灵,他以十三年访民间疾苦,奠高山大川,在其治理之下,黄河沿纳支流,浇灌良田,造福生民,终于东流入海,太原一带的水利,沾溉贤德犹为久远。”

(分星,分野:指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我国古代的天文学说,把天象中十二星辰的位置与人间社会的地分野结合在一起。这种理论,就天文学来说,被称为分星;就地理来说,则被称为分野。)

(九州:《尚书 禹贡》记载,大禹按照五行方位治理水患,并以治水的先后分定了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哦,表里山河,原是由大禹鼎定。”子献衷心颂扬,“无怪乎三晋生民代代慎终追远,只为感念先贤。”

(表里山河:意思是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出自《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城濮之战前,“晋卿子犯谓晋文公曰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魏晋杜预注:“晋国外河而内山”,后作为有山河为屏障,自守无虞的典故。)

子默不由想到了在秘洞中画壁所见,先民们共度庆典时呼之欲出的欢腾情状,如果不是实写,能有那般真挚动人吗?

“何止冀州,九州之上,茫茫禹迹,都是大禹亲自带领时人一步步丈量出来的,愈是困境,愈能激发出人的韧性与大能,以改天换地的志气来开拓生路。”少姝道,眼神里迸发出十二分的憧憬。

“大禹娶妻有日,过门不私,三过其家而不入,堪称与尧、舜齐名的一代仁君。”

“孟子说过: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也,是以若是其急也。”

“尽其一生,与万民同哀乐,衷肠热烈如此,所以才不会把自己的事放在最前面。”

“会将草野百姓放在心上的人,功绩自然得世代铭记。”

“在道家地举行的祷神仪礼中,常见道士行步转折,宛若踏在罡星斗宿之上的步法,据说也是为大禹所创。”

(道家地:指地处界休城西北隅,以”后土庙”为中心的数座道教庙院构成的群落。)

“是啊,步罡踏斗,可遣神召灵!”

“传说大禹当年治水土,涉山川,足病生偏枯之疾,行路便有点跛,因此他老人家那种步不相过的走法,便被人称为禹步了。”

兄妹们你言我语,叽叽呱呱,畅舒景仰之情,少姝在旁静静地听着,嘴角挂着浅笑,眼前好似出现了一抹淡淡的影子,在空旷洪荒的巨石上,那模糊而坚毅的后身正一跬一顿缓步而行,手中的耒锸高举过顶,神秘的举止像是进行着某种神秘的仪典……

这伶俐聪慧的少姝,也有令人啼笑皆非之处,于喧哗众人间,她总像在想别的事情,一本正经地游神发呆起来,为想入非非现身说法,别人常因她这副样子而失笑。幼时,少姝随兄姐在华岩书馆同受启蒙,某次学认“月”字,别人都在纸上仔细描红的时候,少姝先是翘了笔,趴在小桌上愣怔半日,然后再悄悄地满纸画下不同的“月”,由盈至亏,再由亏至盈,像是蛮像,一看即知听课中间又走了神儿,因此便得了个绰号。

“你们快看,‘想入非非’姑娘果然还是老样子哈!”兄姐们的嬉笑声传入耳际,少姝才终于“醒”过来,自然晓得他们乐什么,也没必要认真理会反驳,她只是讪讪地笑着,扶了扶一边的丫髻,抬头看时,发觉子猷夫妇恰好迈步进来,忙笑着上前招呼。

“语笑喧阗地,弟弟妹妹在聊什么呢,隔着老远也能听到,我们也赶着来凑个热闹。”王文娟笑容可掬地问询。

“咦,怎么不见小羲?”少姝来回往他们身后瞧。

“他呀,玩闹够啦,非要同三婆婆一起打个中觉,估计此刻早已睡实了。”王文娟眉眼松下来,透出了几许难见的慵懒情状。

“哥哥嫂嫂,我们在温习《尚书 禹贡》哩。”少嫆小小的面孔讨巧地笑着,扶着王文娟坐下,“我也跟着学了不少。”

“好啊,大禹的仁政,真是一时半会儿说不完的。”王文娟只管夸奖着。

“哦,那都说了些什么啊?”子猷的眼神扫过屋子中央的棋盘,也好整以暇地坐定,显见兴味深厚,“我们来听听。”

“自然是他治水的功绩了。”得大家授意,少嫆鹦鹉学舌般,伶俐地把方才议论复述给兄嫂。

“不错,不错。”子猷频频点着头,见少嫆停下了,便追问起来:“怎么,就这些,还有没有?”

“还有……什么?”经他一问,少嫆结巴起来。

子猷笑着,温和道:“试想,治水是关乎各部族存亡的头等大事,当时参与的民众达数十万众,别说舜帝的家产供应不了,假使依赖各部自行捐助,怕也是难以长久的吧?”

王文娟也从旁启发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吃饭要是成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