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小窗幽记(精装典藏本) > 10.61-10.70

10.61-10.70

每从白门归,见江山逶迤,草木苍郁。人常言佳,我觉是别离人肠中一段酸楚气耳。

【译文】

每从京城回来,见江山逶迤,草木苍郁。人们经常说好,我觉得只是离别之人肺腑中的一段酸楚的别样情绪。

【评点】

山景亦是心景,心中无景哪来山景?

10.62

人每谀余腕中有鬼。余谓鬼自无端入吾腕中,吾腕中未尝有鬼也。人每责余目中无人。余谓人自不屑入吾目中,吾目中未尝无人也。

【译文】

人们每次奉承我手腕中有鬼相助。我说是鬼自己无端地进入我手腕中,我的手腕里面是不曾有鬼的。人们每每责备我目中无人。我说是别人不屑于进入我的眼里,我的眼睛里从来都有人。

【评点】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想问题,事情就可能完全不一样了。

10.63

天下无不虚之山,惟虚故高而易峻。天下无不实之水,惟实故留

而不竭。

【译文】

天下没有不空虚的山,惟有空虚因此才显**而峻峭。天下没有不充实的水,惟有充实因此才有保留而不枯竭。

【评点】

万物各有其性,也各具其妙。

10.**

放不出憎人面孔,落在酒杯。丢不下怜世心肠,寄之诗句。春到十千美酒,为花洗妆。夜来一片名香,与月熏魄。

【译文】

拿不出令人憎恶的面孔,都留在了酒杯里。丢不开怜世的心肠,都寄情在诗句中。春天送来无数的美酒,为花洗妆。黑夜送来一片香气,给月亮熏魂。

【评点】

让酒来消解所有的愤懑忧愁,让诗歌来抒发怜世济时之衷肠。诗酒风流,本就是千古文人的生活。

10.65

忍到熟处则忧患消,淡到真时则天地赘。

【译文】

忍耐到极点时,忧虑就消失了;平淡到真诚时,则天地就多余了。

【评点】

平淡只在心中有,不

必山野四下寻。

10.66

醺醺熟读《离骚》,孝伯外敢曰并皆名士①;碌碌常承色笑,阿奴辈果然尽是佳儿②。

【注释】

①名士:《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恭)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②阿奴辈果然尽是佳儿:《世说新语?识鉴》:“周伯仁冬至举酒赐三子曰:‘吾本谓度江托足无所,尔家有相,尔等并罗列,吾复何忧?’周嵩起,长跪而泣曰:‘不如阿母言。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好乘人之弊,此非自全之道;嵩性狼抗,亦不容于世;唯阿奴碌碌,当在阿母目下耳。’”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周伯仁的母亲,在冬至这一天赐酒给三个儿子,说:“我原先以为过江后没有地方落脚,幸亏你们周家有福气,你们兄弟几人都在我身边,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

呢?”老二周嵩起身,恭敬地跪在母亲膝前流着眼泪说:“并不像母亲讲的这样。大哥伯仁为人志向远大而才能不足,名声显赫而见识肤浅,喜欢乘人之危,这不是保全自己的方法。我自己性格耿直孤傲,为世所难容。只有小弟平平庸庸,可以时常在母亲跟前罢了。”

【译文】

陶醉地熟读《离骚》,孝敬父辈以外才敢说自己也是名士。附合别人常常巴结奉笑,晚辈果然尽是好孩子。

10.67

飞禽铩翮①,犹爱惜乎羽毛。壮士捐生,终不忘老骥。

【注释】

①铩翮(hé):伤残了翅膀。

【译文】

飞鸟伤残了翅膀,仍然爱惜羽毛。壮士捐出生命,始终不忘老马。

【评点】

只要生命曾经飞扬过,死去又有什么遗憾呢?

10.68

敢于世上放开眼,不向人间浪皱眉。

【译文】

敢于在世上放眼高望,不向人间轻易皱眉头

【评点】

这是君子的果敢与坦荡荡。人来世上,气节最重。有骨气,精神才能兼顾。

10.69

缥缈孤鸿,影来窗际。开户从之,明月入怀。花枝零乱,朗诵“枫落吴江”之句,令人凄绝。

【译文】

高飞的孤雁,影子来到窗边。开门进来,明月照入怀中。花枝零乱,朗声吟诵“枫落吴江”的诗句,让人觉得极其凄惨。

【评点】

“枫落吴江冷”是唐代诗人崔信明留下的一句诗。明吴从先这样评价:“名世之语,政不在多;惊人之句,流声甚远。”

10.70

云破月窥花好处,夜深花睡月明中。

【译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