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小窗幽记(精装典藏本) > 7.11-7.20

7.11-7.20

翻经如壁观僧,饮酒如醉道士,横琴如黄葛野人①,肃客②如碧桃渔父③。

【注释】

①黄葛野人:葛洪的弟子中著名的有葛望、葛世、滕升、黄野人等。至今罗浮山又叫黄葛山。②肃客:迎进客人。③碧桃渔父:碧桃,一种供观赏的桃树,只开花不结实。典出《桃花源记》:“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文】

翻看经书就像面壁而坐的和尚一样凝神入定,喝酒就不妨学学醉道士的放浪不羁,弹琴像身穿黄葛麻衣的野人,迎入客人像不会撒网的渔夫。

【评点】

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做,认真去体验,才能得其神韵。

7.12

竹径款扉①,柳阴班席,每当雄才之处。明月停辉,浮云驻影,退而与诸俊髦②西湖靓媚。赖此英雄,一

洗粉泽。

【注释】

①款扉:敲门。②俊髦:俊杰。

【译文】

沿着竹林小路去叩门,在柳荫下按次序落座,每当有英雄高才来到的时候。明月没有了光辉,浮云住停了身影,退下来与俊杰们一起观看西湖的妩媚。正是依赖这些英雄,西湖才洗去了脂粉气。

【评点】

西湖向来被比作女子,英雄至此,也惟有多情侠肠,才能洗去其脂粉味。

7.13

云林①性嗜茶,在惠山中,用核桃、松籽肉和白糖,成小块,如石子,置茶中,出以啖②客。名日“清泉白石”。

【注释】

①云林:明代文人徐应秋,字云林。②啖(dàn):吃。

【译文】

云林嗜茶成癖,在惠山里,用核桃仁、松籽仁和上白糖,做成小块,像小石块,放在茶里,请来客品尝。名曰“清泉白石”。

【评点】

人们在生活艰难的时候,不会讲究什么。如果

生活的物质富裕,人们也有了闲散心情,生活便会精致起来,以求出一点韵味。这样,生活便有了一些生机。

7.14

有花皆刺眼,无月便攒眉当场。得无妒我!花归三寸①管,月代五更灯,此事何可语人?

【注释】

①三寸:舌。

【译文】

有花则喜,无月则愁。不要妒忌我!花归三寸之舌管,月光可以代替五更的灯,此事怎么可以说给别人呢?

【评点】

花前月下事,怎么对别人说呢?

7.15

求校书①于女史②,论慷慨于青楼。

【注释】

①校书:唐胡曾《赠薛涛》:“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薛涛为蜀中名妓。后以“女校书”为**的雅称。②女史:对女性的美称。

【译文】

为校勘书籍而求教于女史,论起来慷慨大方还须在青楼。

【评点】

青楼妓馆之中,不乏慷慨节烈的女子。在苦难中

奋起,在艰难中抗争,在坎坷中成就,她们的才华,尤其让人感佩。

7.16

填不满贪海,攻不破疑城。

【译文】

贪欲之海填不满,怀疑之城攻不破。

【评点】

人一旦有了贪念,便会无休无止,因为欲壑难填;人一旦有了猜忌,便会疑神疑鬼。要填满它,攻破它,这怎么可能呢?这恐怕也是一直困扰着人们的人性之恶吧。

7.17

机息,便有月到风来,不必苦海人世;心远,自无车尘马迹,何须痼疾丘山①。

【注释】

①痼疾丘山:酷爱山水成癖。

【译文】

停止巧诈功利之心便有月光照到,微风吹来,就不再是苦海。身在人世心在遥远,自然不会有车尘马迹的嘈杂,何须长久地迷恋山水。

【评点】

只要消除了机心和功利心,自然会有月高风清,不必以人世间为无边苦海;只要心态淡泊高远,自然没有车马之

喧嚣,又何必远离人世隐逸山林?这是人的心灵对外物的一种过滤,对烦嚣氛围的一种阻隔,对生活环境中丑恶部分的一种鄙弃。

7.18

幽心人似梅花,韵心士同杨柳。

【译文】

内心幽闭的人像梅花,心知韵味的人同杨柳。

【评点】

心有忧伤,梅花滴泪。心有潇洒,柳杨摇梢。

7.19

情因年少,酒因境多。

【译文】

有情是因为年少,饮酒是因为经历多。

【评点】

只有在年轻气盛时才会动情,只有在经历很多时才会酒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