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小窗幽记(精装典藏本) > 5.31-5.40

5.31-5.40

文章之妙:语快令人舞,语悲令人泣,语幽令人冷,语怜令人惜,语险令人危,语慎令人密,语怒令人按剑,语激令人投笔,语高令人入云,语低时令人下石。

【译文】

文章奇妙的地方在于:语言痛快时让人鼓舞,语言悲痛时让人哭泣,语言幽清时令人寒冷,语言怜悯时让人惋惜,语言险毒让人感觉危险,语言谨慎时令人缜密,语言愤怒时令人按剑,语言激动时令人掷笔,语言高亢时令人如入云里,语言低沉时令人走下石头。

【评点】

文字之奇妙,可以惊天地泣鬼神。语言用得恰到好处,便会有笔下惊雷之感。读书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醒悟。

5.32

溪响松声,清听自远;竹冠兰佩,物色俱闲。

【译文】

溪水作响松涛鸣声,静下心去听,这声音是从远方传来;竹作冠帽兰为佩饰,东西和色彩都有了闲情。

【评点】

溪声淙淙,松涛拍打,天籁喁喁,胜似人间雅乐。人心清,松声溪响方清。竹冠兰佩,自然闲适,胜过一切锦绣。人心浊,世间万物皆浊;人心清而万物清

5.33

鄙吝①一销,白云亦可赠客;渣滓尽化,明月自来照人。

【注释】

①鄙吝:心胸狭窄。

【译文】

远离心胸狭窄,心胸宽阔时,白云也可以作为礼物赠送给客人;排除一切杂念,明月自然会来照亮人。

【评点】

只要心中能够消除那些庸俗的杂念,白云也可以拿来赠客。明月照人非照人,而是照出主人之心。清净人心,则无时不可懈怠之事。

5.34

存心有意无意之妙,微云淡河汉;应世不即不离之法,疏雨滴梧桐。

【译文】

内心存着有意无意的巧妙方法,如同轻云遮淡了银河;处世应该不近不离,如同稀疏的雨滴落在梧桐上。

【评点】

我们身处在功利的时代,但若心中不起执著,便能无牵无挂,像那微云暗淡了河汉。与世不即不离,像是疏雨滴在梧桐上。有意与无意,不即与不离,这些都是为人处事的良方。只是能这样做的人很少,能认识到这些的更加稀缺。

****

肝胆相照,欲与天下共分秋月;意气相许,欲与天下共坐春风。

【译文】

肝胆相照时,要与天下人共同分享秋月;意气相投时,要与天下人共同坐迎春风。

【评点】

人不怕有私心杂念,只怕他不管不问地拿别人东西。不怕人有七情六欲,只怕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何物。

5.36

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古琴一张,儒道佛书各数卷,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水,傍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和,外适内舒。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①,不知其然而然。

【注释】

①嗒然:沮丧怅惘的神情。

【译文】

屋里大堂中放置四张木床,二副素色屏风,一张古琴,儒道佛三家的书籍各有数卷,白居易已经到这里做草堂的主人。仰头看远处的山景,俯下身去听潺潺的水声,向旁边看竹树云石,自辰时起到酉时,目不暇接。很快便在这些外物的诱导下气息渐和,外边适应内心舒服。睡一个晚上身体舒适,睡两个晚上心中恬静,睡三晚后委靡怅然,不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

【评点】

入山中寻情寻景,来颐养身心。可一宿时身

体舒适。二宿时心中恬静,一宿二宿都没有问题,而三宿时却心情骤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我看来,是因为:人是群体性动物,需要群体生活,也许能忍受一时的寂寞,却很少有人能够难忍受长久的寂寞。

5.37

偶坐蒲团,纸窗上月光渐满,树影参差,所见非色非空①。此时虽名衲敲门,山童且勿报也。

【注释】

①非色非空:色,即佛教所说的可以感知的物质。空,即佛门。

【译文】

偶然坐在蒲团上,窗纸上渐渐布满了月光,树影参差摇动,所见非色也非空。这时虽然有一名高僧敲门,童仆暂且先不要去通报。

【评点】

此种禅境,即使是高僧到来,也不能破坏了赏景的心情。可见,色与空,在人心中自有分别。

5.38

会心处不必在远,翳①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②。不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注释】

①翳(yì)然:隐没。②濠濮间想:即庄子与惠子同游濠梁和庄子钓垂濮水的故事。后人用“濠濮间想”比喻逍遥闲居。

【译文】

让人心仪的地方

不必在远处,隐没于林水间,便自然会有逍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