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星空起源 > 第122章 外地心与地核

第122章 外地心与地核

地心由一块巨大水晶组成。

地心,是地核的俗称,是指地球的中心部分,半径约3480千米,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其物理性质与周围的地幔和地壳有明显的不同。

地球中心的简称地球参考系的原点定义在包括固体地球、大气和海洋的共同质量中心。地心又分为内地心与外地心两部分。

地球内部越接近地心,温度越高,地心点的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

地心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外地核的物质为液态,内地核现在科学家认为是固态结构。

地球内部从古登堡面起,一直到地球中心,称之为地核。

地核的质量占整个地球质量的31.5%,体积占整个地球体积的16.2%。根据地震波的变化情况,发现地核也有外核、内核之别。

内、外核的分界面,大约在5155千米处。

因地震波的横波不能穿过外核,所以一般推测外核是由铁、镍、硅等物质构成的熔融态或近于液态的物质组成。

液态外核会缓慢流动,故有人推测地球磁场的形成可能与它有关。由于纵波在内核存在,所以内核可能是固态的。

关于内核的物质构成,学术界有不少争议,许多人认为,主要是由铁和镍组成。但究竟是何物,这一切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证明。此外,内外核也不是截然分开的。

有的学者认为,在内外核之间,还存在一个不大不小的“过渡层”,深度在地下4980~5120公里之间。地核的密度很大,即使最坚硬的金刚石,在这里也会被压成黄油那样软。

这里的温度可达4000~6000℃。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半径为3480千米。

地核又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两部分。

外地核的物质为液态。外地核深2900km至5000km,内地核深5100km至6371km。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

从下地幔的底部一直延伸到地球核心部位,距离约为3473千米。据科学观测分析,地核分为外地核、过渡层和内地核三个层次。

外地核的厚度为1742千米,平均密度约10.5克/立方厘米,物质呈液态。

过渡层的厚度只有515千米,物质处于由液态向固态过渡状态。

内地核厚度1216千米,平均密度增至12.9克/立方厘米,主要成分是以铁、镍为主的重金属,所以又称铁镍核。

从质量上看,地核占地球总质量的16%,地幔占83%,而与人们关系最密切的地壳,仅占1%而已。

地核位于地球的最内部。

半径约有3470km,高密度,平均每立方厘米重12克。

温度非常高,约有4000~6000℃。

它可以分为内核和外核。由地震波的传送可知,外核是融熔的。

从源自其他行星核心的铁陨石来推测,地核也是由铁和镍组成。

地球磁场的自激发电机理论,也需要一个液态金属外核的存在才能成立。至于内核,则极有可能是固态铁。

地核的总质量为1.88e21吨,占整个地球质量的31.5%,体积占整个地球的16.2%。地核的体积比太阳系中的火星还要大。

由于地核处于地球的最深部位,受到的压力比地壳和地幔部分要大得多。在外地核部分,压力已达到136万个大气压,到了核心部分便增加到360万个大气压了。

这样大的压力,人们在地球表面是很难想象的。

科学家做过一次试验,在每平方厘米承受1770吨压力的情况下,最坚硬的金刚石会变得像黄油那样柔软。

地核内部不仅压力大,而且温度也很高,估计可高达2000-5000℃,物质的密度平均在10?6克/立方厘米之间。

在这种高温、高压和高密度的情况下,人们平常所说的“固态”或“液态”概念,已经不适用了。因为地核内的物质既具有钢铁那样的“钢性”,又具有像白蜡、沥青那样的“柔性”。

这种物质不仅比钢铁还坚硬十几倍,而且还能慢慢变形而不会断裂。

地核内部这些特殊情况,即使在实验室里也很难模拟,所以人们对它了解得还很少。

但有一点是深信不疑的:地球内部是一个极不平静的世界,地球内部的各种物质始终处于不停息的运动之中。

地球内部各层次的物质不仅有水平方向的局部流动,而且还有上下之间的对流运动,只不过这种对流的速度很小,每年仅移动1厘米左右。

地核内部的物质可能受到太阳和月亮的引力而发生有节奏的震动。

主张地核是由密度9.0~11.5克/立方厘米的物质在地核内部特殊高温与高压下所组成的。

压力估计从液态地核最上部分的每平方厘米1550吨到地心约3875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