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挞清 > 第89章 东进

第89章 东进

火军半路杀出,帮助太平军一鼓作气攻破向荣的江南大营。

江南大营的总粮台内粮草、军械堆积如山,也被太平军和火军掠夺一空。

杨秀清在此役中居中调度,庙算无遗,功劳最大,声望也达到人生鼎峰。

之前,秦日纲派陈玉成和李秀成进天京城请训,哀求杨秀清准许太平军进城休整。要是杨秀清心软,让苦苦哀求的秦日纲带兵回城休息,江南大营的向荣就能从容调兵遣将,集中更多的兵力对阵太平军。

太平军能否顺利攻破江南大营,将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太平军是役攻破了清军江南、江北大营,破解了清军对天京的围困,天京的城防压力顿时减轻。

此之得,彼之失。天京方面大胜,而去年湖口大捷后逐渐好转的西征战局却逐渐恶化。

是役,杨秀清将西征前线的精兵良将悉数调回。北路的秦日纲、陈玉成、李秀成正在安徽、湖北战场血战。南路的石达开,包括火军陈城,正在江西战场上势如破竹。江西曾国藩的湘军节节败退,只能困守南昌孤城。

石达开、秦日纲等精锐回援天京,西征战场上的清军也回过劲儿来。胡林翼加紧围困武昌,江西省内的多座城池重新被湘军夺回。

太平军虽然接连攻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但并未彻底歼灭清军两大营的有生力量。比起消耗战,比起战争资源动员能力,太平军是铁定敌不过清军的。

最要命的是,随着战役的全胜,杨秀清威望升高。他居功自傲,渐渐生起取代天王的异心,与天王、北王等人的矛盾急剧上升。

是时,向荣逃至丹阳,江南大营被打得千疮百孔。

若杨秀清令天京城外的石达开、秦日纲集合得胜之师,挥兵东向,必能乘胜追击,攻克苏、常。以太平军的兵力,士气,他们有望拿下整个苏南、浙北,尽占江南膏腴之地。

若能如此,将使左支右绌的清廷财政雪上加霜。江南的米粮运不到燕京,燕京可就危矣。

但天京城内,杨秀清与洪秀全的矛盾浮上水面,洪秀全开始与石达开、韦昌辉、秦日纲等诸王秘密接触,试图诛杀杨秀清。

而翼王石达开、燕王秦日纲等各有重兵,散布在天京周围。北王韦昌辉一向负责天京城防,城内也有不少忠于北王的亲军。三王若是联手,将对杨秀清造成实质上的威胁。

杨秀清这边也听到风声,他抢先一步,将石达开和韦昌辉调离天京。杨秀清以西征战局吃紧为由,急令石达开前往湖北,救援困守武昌的韦俊。又令韦昌辉急赴江西,主持江西军政。

打发走石达开和韦昌辉后,杨秀清准许秦日纲休整七日。待休整完毕后,再令秦日纲引军东下,一举歼灭困守丹阳的向荣残部。

秦日纲才干一般,但麾下的陈玉成、李秀成都是太平军中的后起之秀。杨秀清相信秦日纲能够攻破向荣,进窥苏、常。

对于火军,杨秀清也不愿其坐大。他给陈城下令,要求火军分兵两路,小部紧随秦日纲之后,配合秦日纲进取江南。大部则紧随韦昌辉之后,配合韦昌辉攻略江西。

陈城对杨秀清的命令阳奉阴违。他拨出两千水师,令他们佯装成火军主力,表面上逆流直上江西。实则要他们直上湖北黄梅,接应驻守黄梅的乔大疆的四师。

这支水师和四师汇合后,先在黄梅待机,等待陈城的命令。一接到陈城东下的命令,立刻返回芜湖,从此脱离太平军,远离太平军的西征战场。

陈城将率领一师、骑兵师、水师余部留在江南,这些部队也是火军的精锐。

此时此刻,陈城也面临着艰难的选择。迄今为止,火军已经发展壮大,逐渐走上历史舞台。

在晚清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上,自火军出现,至协助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江北大营,火军始终都是个配角,从未对历史走向发挥出决定性的影响。

华夏这艘古老的巨轮,依然按照她的强大的惯性,遵循既有的历史规律,有条不紊地向着未来的深渊迈进。

华夏的历史,并未因为陈城等人的穿越而改变。

如今,火军力量强大了。陈城能够自主选择未来的路,但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他可以选择继续韬光养晦,继续当那个可有可无的配角。

他也可以选择奋力一博,打破太平军强加给他的桎梏,从此走上历史的舞台。

具体来说,就是让火军摆脱对太平军的附庸,打出独立自主的旗号,攻占苏、常等江南膏腴之地,作为火军的根据地。

可这样一来,他将面临很大的风险。

第一,杨秀清已将天京周围的太平军主力调去江西、湖北。用于东征战场的只有秦日纲的人马。秦日纲能力一般,属下士卒连战多月,疲惫已极。脱离太平军的庇护,火军将不得不直接和清军对阵。

第二,苏南一带是清廷的经济重心,清廷在此布置有重兵,对此的重视程度远过于曾国藩的湘军。如果陈城贸然加兵苏、常,清廷定会调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