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我的自动贩卖机风靡万界 > 第434章 抢购风潮

第434章 抢购风潮

虽然墨书坊的管事自己一番脑补,免去了秦时月多费唇舌解释的工夫,不过他的话也提醒了秦时月。

虽然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天宸国人,她目前还没有产生什么版权保护的意识,可是想到自己空间里的那些书的作者,都很可能是来自另外一个平行位面,秦时月不免也有些苦恼。

虽说经过自己这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未来的历史发展多半会跟现代位面有所不同,比如说在现代位面赫赫有名的“五国之乱”,秦时月就绝对不会让其发生在自己所在的世界。

可是等到几百年后,若是自己这个位面的蒲松龄也出生了呢?

虽然由于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这个蒲松龄的人生轨迹,未必会跟现代位面的那位文学大家相同,他也未必能够再因缘际会地写出《聊斋志异》这样的奇书……

哦不对,既然自己已经在这个位面出版发行了《聊斋志异》,那几百年后即便蒲松龄出生,他也肯定不会再写相同的内容,这样总感觉对他有些不公平啊,剥夺了他本来可能会有的功成名就的机会什么的。

(系统:……不,即使是在现代位面,蒲松龄生前好像也没有功成名就过吧?)

秦时月觉得,自己以后还是要想办法留下一些线索,比如说蒲松龄出生的大致年代、家乡、父母等等,等到的确有这样的孩子降生,再让后世的人在适当的时机公开这些线索,让所有人都知道,《聊斋志异》的作者是另一个平行位面的蒲松龄。

对于其他书籍的作者,暂时也只能用这种方法来保护他们的名声了。

如此一想,她日后要做的事情还真是千头万绪啊。

墨书坊的管事并不了解秦时月心中的烦恼,他喜滋滋的带着那二十五卷本的《聊斋志异》冒雪赶回京城,当即就把剩下的二十四卷锁进了防备最严密的小库房里,然后拿着第一卷火速联系“墨”家刚建立不久的印刷工坊。

以往书铺要筹备新书,顶多分头雇人抄写个一百来本,若是找不到足够的人手,就这一百来本书,恐怕也要等上一两个月才能上架。

可现在有了活字印刷术,只要有足够的纸张油墨,把底板一定下,立马就可以连续不断地开印,印一百本书,也不过是两天的事情。

墨书坊的管事想想最近来店里询问《聊斋志异》这本书的客人人数,在印刷工坊的管事询问他这一批要印多少本的时候,大着胆子报了五百。

想了想还不放心,又叮嘱印刷工坊的管事:“底板到时候还得给我留着,若是卖得好,说不得还要来加印。”

印刷工坊开张之初,墨工坊就一口气给他们制作了上百套活字印刷模具,足以同时印刷千页以上的书籍,而且最近也没有其他的差事,因此印刷工坊的管事相当爽快地答应了。

不出三天,刚刚印刷好的还散发着油墨香味的《聊斋志异(第一卷)》,就出现在了墨书坊最显眼的书架上,而且还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来逛书铺的人一见之下、欣喜若狂,立马掏腰包购买,随即得知因为采用了最新的印刷技术,每本书的成本有所下降,原本需要五两的银子的书,现在只要四两,顿时更是奔走相告。

瞬时间,全城所有知道《聊斋志异》的人,全都涌到了墨书坊里,短短几天的时间,就将第一次印刷的五百本抢购一空,让墨书坊的管事、掌柜和伙计们都目瞪口呆。

就在京城及周边地区的人都忙着为过年做准备,并且因为最近市集上增加的那些新奇商品而津津乐道的时候,也有一小部分人,正处于以前难以想象的水深火热之中。

这些人,以在工部任职的官员和墨工坊的工匠们为主,也不乏皇帝的心腹和一些在学术方面颇有声望的人。

他们究竟在忙些什么,就连身边最亲近的人也无从得知,只是偶然有夫人们在后宅聚会的时候闲聊起来,才知道原来像自家相公那样的人竟然还不少。

“你们说吧,这马上都要封笔过年了,可我家那口子不知为什么,竟然比平时还忙,整日里的都不见人影,有点什么事情想跟他商量,都寻不见人。”

“哎,我家那口子也是一样,每天鸡还没叫就出门,忙到深夜才回来,整个人就跟那游魂似的,脸上的黑眼圈大的吓人,嘴里还嘟嘟囔囔地说着什么热胀冷缩、透视原理、量变和质变……”

“我那夫君,这几天回家茶饭不思,眼看着人都消瘦了。那天他还突然拉过我,问我他究竟是确有才学还是欺世盗名,这、这话可让人怎么回呢?”

也正是因为这些夫人们在后宅不经意地闲聊出来,彼此间一合计,才发现这次涉及到的人以工部的官员和墨工坊的工匠为主。

而比她们感受更深的,则是在朝堂上供职的各部官员们。

毕竟许多同僚整天如游魂般地在自己身边摇摇晃晃,谁都不可能视而不见,而且无独有偶,这段时间,就连他们那位冷峻的暴君,每日上朝的时候也总是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更衬得一身气压低沉,让站在殿下的人全都战战兢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