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村子东头 > 70、棉花

70、棉花

70、棉花

生产队棉花的播种面积是统一定死的,公社组织人在小苗期检查,棉花由棉花站统一收购。完成上交定额的小队,每口人每年返销一斤弹好的棉花,棉被、褥子、棉衣都用棉花,集市上个人卖的就是这一斤棉花。棉花金贵,棉衣、棉被里的棉花都要使用多年,棉花发黑了也舍不得扔,用来絮棉门帘子。

结婚家庭的棉花用量大,所以奶奶的干女儿来借棉花,奶奶说:“知道孙女结婚要用,都给你准备好了。”

瑛姑来信说年前回家看看,只要一点棉花,农场发的棉花票不够用,农场又不种棉花,老家是产棉区,就要一点棉花。

提倡科学种田,专家说间种通风透光产量高。村里人觉得有道理,地边的庄稼长势都好。不过高粱苞米间种没用,谷子、糜子、黄豆特别是荞麦产量低不能在好土地上种植,只能棉花高粱高低搭配,四垄高粱五垄棉花,作物的生长习性和劳作的农时不同步,管理又是个难题,问题是高粱北侧的棉花因为光照不足而疯长,棉株细高棉桃小。

村里的垄沟随山势多是东西向的,通风但是遮光。专家建议改成南北垄,改完以后,垄沟全是下坡,下点雨都顺着垄沟跑了。专家说:“那把垄沟改回去吧。”姜队长说:“这叫脱了裤子放屁——费那二遍事。”

又搞套种,棉花地里套种萝卜,先种红萝卜后种绿萝卜,这绿萝卜头戴绿帽子白白的身子又粗又长,大部分钻进土里,别号“绊倒驴”,一腔子水,棉花抢不过萝卜。

又搞轮种,黄豆地下茬种啥啥壮,可是哪来太多的黄豆茬让棉花轮啊。能浇上水的就那么几块地,去年河南今年河西明年河南。

根据上级的指示今年又扩大了棉田,棉花是小队地里最值钱的作物,这项收入是小队的主要进项,棉花被当成宝。

我妈是妇女队长,带领妇女们整天耗在棉田里。

棉籽播种尽量要早,不然叶绿枝青遭霜打以后棉桃死后开,棉花绒发红,叫作红棉花,棉花站不收,集市上也不值钱。

棉籽要经过一粒一粒地精心筛选,用水浸透,用小灰掺D百虫拌种子做包衣保水防地蛆。

播种时防止地温低不敢灌大水,垄沟里用水桶淋一线水,妇女们用长木棍做尺度,按照棍子上的标记点三粒种子,种子很贵的。合垄后等一天,拉着石头磙子碾压来保墒。

小苗怕霜冻,清明前后的倒春寒,起早在田间地头拢火笼烟。

小苗破土就开始防病、防虫、防旱,旱了用水瓢舀水一棵一棵地浇。下雨人也闲不着,在一棵一棵棉秧的根部追尿包。最烦人的是红蜘蛛,稍不留神,叶子像抹蜡一样发亮发黏打卷。真到这地步棉秧就算完了蛋,带死不活的,给多少肥水都是个矮子,结个棉桃跟杏核一般大还硬过石头,裂开嘴半吐半含的东西也难说那是棉花,只能让老母猪嚼一嚼吐出来卖中药材。

农业技术员杨立山一点不敢大意,天天泡在棉田里,混在女人堆里。用农药、用肥料都要他听的,人们戏称他为女队副。

小苗嫩得要命,有杂草不敢上大锄头,一次三根垄妇女们用小手锄清理杂草,时间长了蹲不住只能半跪半坐着往前偎。为了赶农时起早贪黑,一天的劳作使腿儿都不敢直伸,伸得太突然腿弯儿疼。

都是女人,老少三辈有五十多人,地头休息的时候,踅摸找乐子。农村大老娘们开玩笑那是鬼见愁,吓得杨立山能躲多远就躲多远。他就因为一句话,被一群人扒光了往裆里撒黄土。

盯住一个小便的,放水正旺的时候,偷偷溜到身后双手猛搬双肩,蛤蟆样的肚皮朝天,那股农妇山泉水汩汩地往上冒。

“二黑他爸呀,你死的忒冤啦,到了也没吃上一口土豆炖豆角子。”这是单大发他妈哭他爸,他爸死的时候豆角子土豆子还没成熟。学的人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学得贼像,“二嘚他大呀,馁色滴忒烟浪,到脑亚馁呲上一斗土臭炖臭小子。”就因为这个,村里人见面,有人问:“晚上吃的什么?”回答:“大饼子,土臭炖臭小子。”

棉苗长到膝盖高,追肥趟地封垄等好雨。老天没雨要灌大水浇,几根垄叠道壕,分批分块浇,水一足草最凶,还要上大锄铲草。

棉秧长起来,红蜘蛛一茬连一茬,还茬茬有分别,乐果、敌敌畏不停地喷,配药的大水缸终年立在地头,水桶扁担喷雾器留在地头。往年很安全,今年专丢手指头粗、胳膊长的喷雾器铜喷杆,杨立山只好把喷杆带回家里,二十几根捆一捆放在肩上扛着。

棉秧高过膝盖就不停地掰杈打尖掐水蔓,这是技术活,和果树剪枝一样,决定棉桃的多少和大小,棉桃多了也麻烦,后出生的棉桃霜后开是红棉花,棉桃多还影响棉桃的大小,棉桃留得少,又影响产量。

终于开花了,棉铃虫到了,专祸害棉花桃,一代二代三代,滴滴涕、D百虫不住地地喷。两人抬着桶,后面的人压喷雾器杆,前面的人挥动喷头,三伏天带着口罩穿着秋天的衣服,把农药喷到棉花的叶子背面。

天气一转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