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村子东头 > 58、新队长

58、新队长

老板儿出院,右腿落下残疾,不能赶大车了,当了饲养员,三个饲养员轮流值班。

赵饲养员住在小队部,两个儿子住在家里,一家三口的生活非常不方便。以前去白灰厂拉脚也是这样,如今不同了,工伤在身,小队的屋子暖和,逢爸爸值班,两个儿子也住进小队部。

姜队长把另两个饲养员取消,伺候牲口的活全给了赵饲养员一个人,给他加了半天的工分。赵家的房子空置起来,父子三人吃住在小队部。

因为春旱,今年的农忙假放得比往年晚,前五天被占用,一个小队占用一天。给苞米追肥,前面的同学用手锄距秧苗三指宽度处勾出一个小坑,后面的同学一手端着小搪瓷盆,一手拿着铝羹匙,一棵秧苗放一平勺刺鼻熏眼又湿又黏的化肥,然后立刻用脚踢土盖严。

人们把这种化肥叫尿包,这是好的化肥。大人们施的是氨水,几口大缸半埋进土中,大车上的水箱出口连接着的胶管往缸中注氨水,把持胶管的人坚持不了多久就会鼻涕眼泪满面,被呛进去一口,气都喘不上不来。用围巾捂着嘴歪着身子扭着头,那模样比掏大粪还狼狈。一水箱的氨水放干净,持管子的人不知换过几个,然后把缸口用牛皮纸封住。大车拉来沙土,把缸中氨水舀出来快速拌进土中,拌氨水的土量要配合好半天的工作量,这“氨水土”要尽快埋进秧苗的根部,坑要深又不能挨靠苗根,否则会烧死小苗,这活计小学生干不好,所以把追尿包的活派给学生。

晚放农忙假是在等雨,追上化肥用犁杖封垄,最后一天顶着雨干。

真正放假就一天,这天还下着雾似的小雨。我在家整理记工簿,自从妈妈当上妇女队长,每天的工分表都由我来记。爸爸说妈妈:“上学会的几个字都就着高粱米饭吃进肚子里。”

段兴国跑进屋子对我说:“帮我掏老鹰雏子去。”他有这个想法已经很久。“你侦查清楚没有?”他说:“杨老大,我一天跑一趟。三个鹰蛋孵出两只鹰崽,现在就剩下一只,羽毛都长全了,老鹰不在的时候,小鹰已经亮翅,再晚就来不及啦。”

半个小时的时间,人手到齐了。

鹰窝在鹰窝砬接近崖顶的位置,崖壁中间有个大平台,石缝中有一颗白樱桃树,上到这个位置容易,男孩子年年来摘樱桃,再往上都是直立的峭壁,有一条北斜的岩缝可以攀爬。

平台上布置三个人,砬子顶布置三个人,人手一只弹弓。段兴国后背上背个背篓,准备用来装小鹰。从平台开始他爬了二丈多,老鹰察觉到威胁,贴近砬子顶盘旋。他又爬上去一丈多,两只老鹰犀利地尖叫着从南方高空向北俯冲,平台上的人迎着日光,视线不佳,只能一通乱射,小小的弹丸对空中的老鹰不起一丁点的作用。砬子顶的人也是一样,弹弓还不敢射,害怕误伤崖底下的人。待老鹰掠过平台只见一道黑影,箭一般迅疾,弹丸又追不上,还担心伤到爬崖的段老二。每一次俯冲都吓得段老二缩脖子贴紧崖壁,这次失败了,段兴国退回到平台上。

午饭后,出太阳了,鹰窝隐在阴影里。六个人集中在砬子顶,或趴伏或盘坐,身边是准备好的一大堆小石子。我手中拿着小鞭儿,这是过年没舍得放的,估计有一半是哑炮,三个一捆用细线捆绑成一束,引信拧成一股,嘴里叼根烟卷。段兴国穿着长袖衣裤,头上戴着柳条的矿工帽,眼睛罩着他爸爸打石头用的防风镜,他在平台上高喊:“嗨——。”这是约定的爬崖信号。

这次行动的细节,是七个人呛呛一个多小时的结果。办法十分有效,小鞭儿在空中炸响,老鹰的俯冲立刻转向,另外几个人抓起整把的碎石子扬向空中,鹰窝上空石雨纷纷。老鹰在空中徘徊,尖叫着不敢靠近崖壁。趴在崖边的杨立春报告:“爬进鹰窝了,把小鹰装进背篓里,盖上了。”一会又报告:“下到平台了。”随后,崖底传来段老二发出长长的“嗨——!”声。

笼子里的小鹰惊恐万分,看什么都害怕。“如果它会说话,那么会骂你什么?”我问段兴国,他笑嘻嘻地说:“无赖,一个正宗的无赖。”

段无赖有事干了,天天去河里抓活鱼,用瓦盆养着喂小鹰。

小鹰会飞了,段老二把它扔起来,它就从这个树尖扑棱到那个树尖,天上的鹰成了家雀子,最愿意停在房檐上,整天和鸡混在一起,活耗子放在脚下都能把它吓跑,耗子肉要撕成条才肯吃。

小鹰整天跟在主人身后跳来跳去,我们每天去他家,把鱼扔到空中,看着小鹰用嘴接住吞下去,成了一种乐趣。

段兴国喊小鹰:“儿子。”,小鹰就跳过来啄他手中的鱼。

转眼就放暑假,杨立和的石膏去掉,里面的钢板还在,好腿粗伤腿细,放在一起不像一个人的。

公社的工作组进村,组长对我爸说:“杨校长,一家一口猪,一人一只鸡,我看你家鸡不超数,猪可多一头啊。”“老马,你有所不知,我们这是两家。”爸爸开始对他解释,听明白后,马组长说:“明白了。”

大喇叭响起来,“啊——,明个儿起大早,村里开始割尾巴行动。鸡猪鸭兔狗圈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