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晏子春秋 > 前言

前言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时期,虽然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百姓的生活还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但却可称得上是思想最开放、最自由的时代,这就是距今两千多年的春秋战国。

这一时代,许多辉映后世的学术流派刚处于发端;这一时代,儒家还没有形成一家独大、唯我独尊的局面,道家、法家、墨家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学派在思辨、在争锋。这一时代,许多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交融,产生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人物,无论是在政治、军事、文化方面,他们的存

在都照亮了整个中国历史的天空。

春秋末期,一个身高不到五尺的矮个子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晏子(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名婴,字仲,谥平,世人多称其为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父亲的职位上大夫,开始了他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四十余年的政治生涯,而他本人更以深邃的政治远见、卓越的外交才能和清廉的作风闻名诸侯。一个本该衰弱下去的

齐国,在他的手里,居然奇迹般地重新富强起来,成为当时春秋诸侯中不可小视的一方霸主。

晏婴聪颖机智,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孔子曾称赞他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后世也把他尊为春秋时期唯一可与管仲比肩的辅国良才。

因此,《晏子春秋》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本书共八卷,包括内篇六卷(谏上下、问上下、杂上下),外篇二卷

,计二百零八章,全部由一篇篇短篇故事组成,塑造了主人公晏婴和众多陪衬者的鲜明形象。这些故事虽不能完全作信史看待,但多数是有一定根据的,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论语》等书相互印证,作为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对于《晏子春秋》的研究,最初史学界都认为是晏子本人所作,后经历代史学家考证,得出的结论是此书应为战国时后人托名晏子而写。本书详细地记述了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贤相晏

婴的生平轶事及各种传说、传闻、趣闻,二百零八个小故事相互关联和补充,构成了栩栩如生的完整的晏子的形象,语言简洁明快,人物鲜明丰满,特别是人物对话中的幽默感,使一个个故事更加的鲜亮。

《晏子春秋》成书以来,历代官宦都会加以研读,作为自己施政、治民的参考,各种版本也流传甚广。本书是在前人基础上进行译注,成为一版新的《晏子春秋》。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对晏子本人、晏子所处时代有个全新的认识,并从中有所受益。

马光磊

2015年11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