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蒲苇韧如丝 > 左传隐公元年

左传隐公元年

戚沅垂下眸子,心有惋惜。那样好的人,为救别人而落得这么个下场,老天真是太不公平了。

“李夫子是打算在京都高就还是回满琼?”

“满琼那儿有我父亲就够了,人人都想往高处爬,我自然也不例外。”

戚沅点点头,“相信夫子不日便能上官场一展风采了。”

“借姑娘吉言!”李循歌笑道。

他早就听母亲说过,祖父甚至有意将自己与她促成一段姻缘,但是戚姑娘的生活实在太过复杂,确实不适合在一起,但是不否认自己欣赏她的作风,也只有她能让皇上肯为女子下恩典了。

今日上学时不小心将彦初表哥的书给带上了,齐夫子上课时,戚沅只得翻开那本旧书,希望别被他瞧见。

今日讲的是《》一段美谈,郑庄公与其母姜氏和解的故事,但是戚沅怎么看,怎么都替郑庄公委屈。

母子之间本是最亲密的关系,却因为偏爱小儿子,而让他肆意妄为,甚至对抗兄长,养兵蓄锐准备谋反,如此助纣为虐,导致小儿子最终不得人心,以失败告终,母子俩也心生嫌隙,大儿子甚至放下不到黄泉不相见的话来。

当时戚沅读完,并不觉得这是一段美谈,实实在在就是母亲的偏爱之心,给了太叔机会谋反,也使得郑庄公对母亲寒了心。最后因为颍考叔对母亲的孝敬,又让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二人挖地当黄泉,在甬道相见和解之事。

都是自己的儿子,为何要厚此薄彼呢?

“戚沅姑娘,你对这段故事有何见解?”齐夫子盯着出神的戚沅问。

戚沅慌慌张张的站了起来,还没理清思路,不过也如实答道:“学生认为,郑庄公与其母姜氏和解,实属郑庄公一人内心善良,最后虽然和解,姜氏也未必会真心待他,有的人偏心会偏一辈子,若不是姜氏对自己大儿子的厌恶,处处维护小儿子,甚至给他最好的封地,无底线的修城墙,自以为坚固无比,还偷偷扩展土地,企图自立为王对抗其兄,何故来兄弟相残之事?自古立贤立长,若不是郑庄公心存孝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换做别人早将弟弟杀了。”

大家听了她的话,几乎都是憋不住的笑。

齐夫子见秦宜也忍俊不禁,便让她再解释一次,“不知秦姑娘是否赞同?”

秦宜得意的站了起来,“本文意在说明郑庄公和其母的美谈,可能戚姑娘的心思并不在此,以至于戾气太重,全然不顾前后。”

见她这般数落自己,戚沅很是不屑,这本书说的是母子和解的美谈谁不知道,只是她有不同的看法而已,还说自己戾气重。

秦宜又接着说,“姜氏不喜郑庄公,全因生产时受到惊吓,情有可原。百善孝为先,自己的母亲如何不孝顺她?纵使有过错,那也只是一时的,最后郑庄公得人心才守得住天下!”

齐夫子赞同的点点头,“秦姑娘所说就是本文原意,不过戚姑娘的看法也不完全错误,身为嫡长子继承国君之位,肯定会排除异己,而他没有亲自动手惩处太叔完全因为其母的庇佑,自此太叔自恃城墙坚固,又暗地里再扩展土地,养精蓄锐,只为夺取国君之位,最后战败是必然的,因为他不得人心。郑庄公因为颍考叔的事原谅了姜氏,说明他一直都是一个有孝心的国君,因为父母生养我们之恩,是永远报答不了的,怎可因为一时的错误,而记恨一辈子呢?”

说到此,戚沅低下头,提到姜氏她就生气,真的觉得不该与她和解。如果当时太叔起兵谋反成功,太叔必定不会放过郑庄公,姜氏也绝不会因为大儿子死了而伤心,反倒替小儿子当了国君而高兴,因为她原本就是想把世子之位传给小儿子,而后当国君,如果她一开始没有这种想法,让小儿子尊敬兄长,老老实实在封地为百姓造福,这一家人都不会有任何嫌隙。

都是自己生的,何必要那样区别对待?

齐夫子走了下来,正想安慰下戚沅,却发现她的书籍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注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