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263章 僵局

第263章 僵局

地理位置决定了弱国只能认曹魏一个娘,至于东吴嘛,干娘也不能认啊!

此时,公孙渊的头脑突然变得清醒了起来。

也许现在还有挽回的机会。在公孙渊看来,要想挽回不良影响,那只有下狠招了:

公孙渊还是满脸微笑地招待吴国的使者们,只是对使者说,国家太小了,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实在是供应不下,还是把兵士们安置在各个州县吧。

也许孙权的使者实在没想到公孙渊的鬼主意,也许,他们临来以前的确受到孙权的特别吩咐,分散到地方正好可以控制辽东的各地。

谁知,公孙渊早有预谋,在把孙权派来的1万士兵分散安置在辽东的各个地方以后,整个辽东在同一时间开始了规模空前的大屠杀。只有少数吴国使者经过千辛万苦,来到朝鲜,后来渡海回到吴国。

完事以后,公孙渊把张弥等人头送到了洛阳,免不了对曹睿说了很多忠心耿耿、永为臣子的话。

谁用小拇脚趾头都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你不主动向孙权示好,人家是宝贝多了没处使,非要千里迢迢地送你?如果说你是诈降计,骗了孙权这些珠宝,杀了吴国那么多士兵,那你提前也没打声招呼啊。谁知道你心里咋想的?

但是,那时候,聪明的曹睿还腾不开手收拾他,只好封他为大司马、乐浪公,好好安抚安抚他,只有别在北边捣乱就成。

公孙渊的这一手却没把孙权给气死。吴大帝孙权从小到大,阅人无数,竟然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渣。孙权当即就要举倾国之兵渡海攻击公孙渊,怎奈大臣们苦苦相劝,只好忍忍,咽下这口气。

虽然吴国与辽东远隔大海,无能为力。不过,公孙渊的这一场表演,也使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一个真相,那就是:

他公孙渊不是个东西。

人无信不立。当所有的人都不再信任你,所有的人都不愿意和你玩的时候,那么,你的末日也就不远了。

如今已经到了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年),距离青龙元年(233年)曹睿封公孙渊为大司马、乐浪公的时候,已经又过去了整整4年,曹睿一直没有把这个喜欢玩点小动作的乐浪公忘掉,而公孙渊却更加骄横跋扈,时时口出狂言。

曹睿暗暗下定决心要消灭这个土皇帝。但,问题是派谁去呢?

曹睿首先想到了一个人。

那人是自己当平原王时候的下属,他的父亲曾经是武威太守,在黄初年间平定叛胡的战斗中,名声仅次于金城太守苏则。

他就是——毋丘俭,目前,正作荆州刺史。

曹睿把毋丘俭调任为幽州刺史,加渡辽将军,持节,护乌丸校尉。成为帝国东北地区的党政军一把手。

为什么要任命毋丘俭呢?因为,毌丘俭给魏明帝上书直截了当地说:陛下,你继位以来,没有建立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功业,(说的真直接呀!)如今吴蜀两地都依靠着险阻,仓促之间还不能很快地平定。还是用我镇守的这无用之地,来克平辽东吧。(口气好大,不过再过几年,他真的显了威风,几乎灭了一个国家)

由此可以看出,此人绝对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人。

另外,曹睿还听说孙权也正在积极地联络高丽,企图从高丽进攻公孙渊。“兼弱攻晦,”善之善者,如今,这个绝佳的时机到来了,毋丘俭的战略企图正好符合曹睿的打算。于是讨伐公孙渊的决心就这样确定了下来。

朝廷中也有不同的意见。光禄大夫卫臻就劝谏说:公孙渊在辽东已经有三代了,对内做军事准备很多年,对外又招募乌丸、鲜卑,毋丘俭企图利用幽州本地的部队就想攻下公孙渊,我想是不可能的。并且,吴国这些年经常骚扰我们的边境,我们也没有精力进行反击,主要原因还是老百姓很疲劳。言外之意:如果要打公孙渊,就必须派遣中央的精兵,否则,很难取胜;但是如果要劳师远征,老百姓又要受罪了。

但是,魏明帝主意已定:当然最好是毋丘俭就能把公孙渊给办了,虽然很难,不过,试试也无妨嘛。

毋丘俭来到辽东以后,为进攻公孙渊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主要是,他以曹魏帝国的名义招降处于辽东的乌丸、鲜卑人,封官许愿,使他们脱离公孙渊,斩断了公孙渊的外援。在毋丘俭的招诱下,辽西的乌丸、鲜卑5000余人投降了曹魏帝国。

接着,毋丘俭就率领本部人马加上乌丸鲜卑骑兵,开始向辽东进攻。公孙渊毫不示弱,搜集全国的兵力,前去迎敌,双方在辽隧(辽宁海城西)遭遇。当时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辽河暴涨,双方经过大战,魏军不利,毋丘俭只好统领魏军返回了右北平(今辽宁凌源西南)。

打败了毋丘俭,公孙渊对于形势产生了盲目的乐观,也变得更加狂

妄,他很快就自立为燕王,分封百官,并且到处拉拢鲜卑乌丸,给这个一个单于的名号,给那个一个都督的官职,忙的不亦乐乎。如果公孙渊战败毋丘俭以后,能审时度势,卑辞厚礼地向曹睿道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