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176章 没有爱的童年

第176章 没有爱的童年

曹操卷

英雄未必相惜。皇甫规与段熲、皇甫嵩与董卓都有很深的过节,这使得叔侄二人仕途颇为坎坷。到了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干脆回到老家专事务农,皇甫谧是皇甫坚寿的孙子。

皇甫谧出生于建安二十年,这时赤壁之战都打过了七、八年了,曹操已进入“烈士暮年”。皇甫谧主要活动的时期是魏三少帝和晋初。他一生不仕,但享有很高声望。他著述较多,有《高士传》,按照“身不屈于王公,名不耗于终始”的标准从上古三代到汉魏共选96人立传。他还编了《烈女传》、《逸士传》,影响都很大。

但他最大的贡献是在医学领域。皇甫谧进入中年时患上了风湿病,久病成医,他自己潜心研究医学,尤其是中医的针灸,写了《针灸甲乙经》,这是第一本针灸学的专著。所以皇甫谧又被称为针灸学鼻祖。有了这个头衔,难怪大家都要争了。甘肃灵台县说皇甫谧是灵台人,还发现了据说是皇甫谧的陵墓,上报后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修了皇甫谧纪念馆。宁夏固原的彭阳县认为皇甫谧是他们那儿的,通过考古进一步论证,要塑皇甫谧的塑像,建设皇甫谧陵园和纪念馆。

其实,要弄清皇甫谧是哪儿人氏并不难,因为《晋书》写得很明确,皇甫谧是“安定朝那”人,只要搞清这个“朝那”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就行了。问题是时代久远,历史变迁,有些问题说个大致方位比较容易,要说得太清楚也很难。《走近皇甫谧》一书中的数十篇文章基本观点都是赞同“朝那”是固原的彭阳县,看完后确实觉得那是无可置疑的。看来问题似乎可以得到解决了。不过,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有争论,就不能忽视对方的观点。据说甘肃平凉那边编了更厚的一本《皇甫谧研究全集》,还成立了皇甫谧研究院,创办了《皇甫谧研究》、《中国皇甫谧》两份杂志,如果看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会不会把已确定的观点来个一百八十度转变呢?这实在亦未可知呀。

《揭密三国》之一:五色棒

一、洛阳城

时间是东汉灵帝熹平元年即公元174年,也是灵帝刘宏作为本朝倒数第二任皇帝荣登大统后的第八个年头。尽管国事日衰,天下已到了田野空、朝廷空、仓禀空

的“三空”(《后汉书·陈蕃传》)的地步,但对于本年,实在没有发生什么特别重大的事件。本年里,死了二位潘王,由于没有合法继承人,王国依照祖制被撤销,这样本朝统轄的郡多出了二个,而王国相应减少了二个。本年,远在数千里外的吴郡,一个叫许生的人,自称阳明皇帝,聚集变民与朝廷对抗,由于这类事件在天下十三个州的范围里已是此起彼伏,所以也没有引起太大震动,倒是本郡富春县一个名叫孙坚的人,招募勇悍壮士集结了数千人,出面协助州郡讨伐许生。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这些都似乎见怪不怪、无关痛痒,尤其是生活在京师洛阳的人们,可能压根就没有注意到这些事。在风雨飘摇中,大汉王朝的帝统还能再延嗣多久,这已经成为每个人心里的疑问,但是轻易没有人会说出来,因为一旦说了就会招来横祸。

由于各地变民聚众事件层出不穷,有的就发生在离京师不远的郡县,为了首都的安全,洛阳城实行了严格的霄禁制度。本来,自本朝永宁年间以来,皇帝就下诏“钟鸣漏尽,洛阳城中不得有行者”(《文选》注引崔实《政论》),现在局势紧张,对于这一条禁令执行就更严格了,违反禁令的将要受到最严厉惩罚。

对于寻常百姓之家,这也许并不是问题,在兵荒马乱的年月,安份守已还总担心有横祸飞来呢。但对于那些习惯于夜间饮酒聚会、笙歌漫舞的达官贵人、商贾富豪们来说,一到天黑就得在屋里呆着哪儿都不能去,未免有点寂寞。于是,总有胆子大的或者根本没有把禁令当一回事的特殊身份的人物在夜间照例出行寻欢作乐。

二、棒杀权贵

时间已到了亥时,夜已很深了。洛阳城北的大街上忽然来了几个不速之客,虽然他们丝毫不敢声张,有意把脚步放得很轻,但在万籁俱寂的深夜里,他们的行踪还是很容易被负责查禁出行者的官兵发现了。简单寻问之后,他们被带进附近一座不太起眼的府衙里。

违禁夜行是一件大罪,如果说不出特别的原因来,最多可以被处以极刑。但被拘的这几个人一点也不慌张,他们的穿着倒是较为普通,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他们一个个面色白晰,头发灯光泛着亮光,一看就

是保养很好的人,尤其是其中一个年纪稍大、有点发胖的人,更是气宇不俗,像是其中领头的。他们不像是拜会一个熟悉的朋友,还轻松地跟这几个官兵打招呼,寻问这里是什么地方,是归执金吾管还是归城门校尉管。

府衙中走出来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个子在中等人之下,属于明显偏低的,但一看就很精神干练,眉宇之间包藏着一股威严和杀气,但凡目光跟他对视的人,心中都会懔然一下。

“你们是什么人,知道不知道夜里不得出行的禁令?”年轻人的调门不高,但声音却浑厚有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