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152章 失败

第152章 失败

不过,郑泰的话还是影响了董卓,他也认为关东同盟刚刚形成,还是一盘散沙,逼得太厉害,这些人反而团结得更紧,政治手段倒是可以一试。经过准备,董卓派出了几批特使,由大鸿胪卿韩融、少府卿阴修、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越骑校尉王环等重臣带队,分别往河内、酸枣、鲁阳等地,劝戒袁绍等人回归朝廷。

但是,这些人一到联军控制的地区,就被袁绍下令抓了起来,除了韩融德高望重,跟袁绍的父辈、爷爷一辈都有交往而免于一死外,其他人都被处死。

董卓这一招很阴损,他也知道这些特使出去有可能无功而返,但仍然派他们去,袁绍杀了他们是董卓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因为这些人也都是党人和士人,跟袁绍等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袁绍杀他们,就是自相残杀的开始。

还真让董卓算对了,联军内部的裂痕显现出来,矛盾开始激化。

但董卓知道,迟早仍免不了一打,所以,他加紧了军事准备,把主力调往东线,分北、中、南三路展开布防,与联军主力形成对峙。

北路由董卓的女婿牛辅为主将,对抗河东郡、河内郡的联军以及白波军;中路以凉州军中最能打的宿将徐荣为主将,对抗酸枣联军;南路以胡轸、吕布、华雄为主将,对抗鲁阳的袁术、孙坚。

董卓还有一手,如果战局顺利就留,打得不顺就溜,他也做好了挟持刘协迁都的准备。

初平元年春天,以沁水、河内、酸枣、荥阳、阳翟、鲁阳等战略要地为中界,一条长达上千里的战线拉开了,两边都在往前线调集人马,大战一触即发。

这一仗,势必将决定很多的人命运。

同时,也决定着东汉王朝的命运。

成皋之战

董卓在做着迁都准备的同时,前线已经开打,最早打起来的是北线。

在河内郡屯驻的袁绍、王匡离前线最近,袁绍此时自称是车骑将军,这个职务一直由朝廷里的宿将张温担任,类似于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或副总司令(要看有没有大将军),袁绍此前在军中的资历仅是西园八个校尉之一,连个少将都不算。

但袁绍此时是联军的主帅,需要一个很高的名份。袁绍坐阵河内郡的治所怀县,指挥各地

的联军,冀州牧韩馥驻扎邺县,负责后勤供应。

怀县在黄河北岸,与洛阳的直线距离不到一百里,轻骑兵不用半天即可到达。袁绍命令王匡欲在平阴渡口过黄河,作尝试性进攻。牛辅率董卓军在平阴渡口一带与王匡对峙,暗地里派出精锐从另一个渡口小平津渡过黄河,绕到背后,抄了王匡的后路,王匡所部损失残重,退回到怀县与袁绍汇合,暂时不出。

联军首战失利,让中路酸枣方向的各位将领变得迟疑起来,聚集在这里人马最多,但大家似乎都不急着进攻,每天大吃大喝(置酒高会),曹操看到这种情况很着急。

酸枣在陈留郡的地盘上,张邈在联军中说话最有份量,曹操多次找到这个老朋友,请求发起进攻。

曹操说:“咱们共举义兵,讨伐董卓,现在人马已经聚集完毕,还等什么呢?董卓劫持天子,焚烧宫室,海内震动,这正是天要灭亡他的绝好时机(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可定,机不可失呀!”

曹操反复陈述,张邈也不好再拒绝,但表示无力调遣其他各部,让曹操自己想办法。在各路人马中,曹操与济北国相鲍信有一定交情,曹操又找到他,说服鲍信一同行动。

鲍信是曹操早期事业上的坚定支持者,他愿意跟弟弟鲍韬一起与曹操共同行动。曹操有五千余人,鲍氏兄弟有一万多人,编成一支混合部队,分别由曹操、卫兹、鲍信、鲍韬实际掌握,相当于四个师长,曹操同时任军长兼总指挥,向西进发。

队伍进入司隶校尉部所属河南尹境内,并未遇到抵抗,阳武、原武等县甚至连地方官都找不到。东西军事对峙形成后,这一带就成了最前沿,无论谁胜谁败,这里必遭战火涂炭无疑,地方官们早就开溜了。

时任中牟县令的杨原也想弃官而逃,这时候,有个人劝他不要这样做。这个人叫任峻,是本县人,他劝杨原说:“董卓作乱,天下没有一个人不恨他(莫不侧目),但是都不敢先发,不是不想,形势还不成熟罢了。您若能趁这个机会做一个倡导者,必然得到天下的响应。”

杨原可能是个外地人,所以想溜,而任峻是本地人,跑也没有地方跑,不如拿起武器保卫家乡。杨原听从了

任峻的建议,自称是河南尹,任命任峻为主簿,将临近几个已无人管理的县都接管起来,实行临时地方自治,招集散勇,扩充人马,等待时机。这时,听说曹操率一路队伍来到,任峻与本地另一个知名人士张奋一起,率数百人加入到联军的队伍来,曹操将这些人暂编为一个师,表任峻为师长(骑都尉)。

任峻加入曹操阵营以后,深得曹操信任,后来曹操还把一个表妹嫁给了他。任峻以后主要负责后勤工作,并成为一名出色的农业问题专家,是曹魏搞屯田的早期负责人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